从此江湖成永别,夜台沽酒论英雄

专栏号作者 电影新探 / 砍柴网 / 2018-11-01 17:36
"
闲时月下一壶酒,笑看功名化土灰。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是自由洒脱的样子,没有告别,没有遗言,就像侠士收剑入鞘,回首便是永恒。

10月30日,“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去世 ,享年94岁。跟之前的多次谣传不一样,这次,是真的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短短两个月,金庸、李咏、常宝华、盛中国、单田芳等名家大师相继去世,或许......我们是真的长大了,在这个只能缅怀的年代,对于那些曾经熟悉的人也该学着挥手告别。

受金庸先生小说的影响,我们这代人,童年大概都曾有个大侠梦,一人一马仗剑天涯。

即使你没有看过他的小说,也一定看过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陈小春版的韦小宝,苏有朋版的张无忌,古天乐版的杨过,还有林志颖版的段誉......

金庸先生笔下的这十几本小说承载的是数代人的青春和武侠梦:

飞—《飞狐外传》清乾隆

雪—《雪山飞狐》清乾隆

连—《连城诀》晚清

天—《天龙八部》北宋后期

射—《射雕英雄传》南宋

白—《白马啸西风》清朝

鹿—《鹿鼎记》清康熙

笑—《笑傲江湖》明中

书—《书剑恩仇录》清乾隆

神—《神雕侠侣》南宋末

侠—《侠客行》明中

倚—《倚天屠龙记》元末

碧—《碧血剑》明末

鸳—《鸳鸯刀》清朝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除了一部短篇《越女剑》,金庸先生几乎所有作品都在这副对联里了。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有时候总会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才能构建出一个如此庞大的江湖。仔细想来才发现,关于金庸先生,我们似乎更熟悉他的小说。

作为中国武侠小说界的传奇人物,很多人未经本人授权给金庸写自传,而他却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个写小说的而已,没有价值也没有资格。

“我这一生经历极复杂,做过的活动很多,兴趣非常广泛,我不相信有人能充分了解我而写一部有趣而真实的传记。金庸为人所注意只是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并无多大价值,不值得为他浪费笔墨,写自传似乎没有资格。而且我这辈子和太多的人交往,有太多的秘密,也不方便公开。”

闲时月下一壶酒,笑看功名化土灰。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是自由洒脱的样子,没有告别,没有遗言,就像侠士收剑入鞘,回首便是永恒。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

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金庸先生把一生活成了武侠剧,而他则是那个提笔为剑的英雄侠客。

年少时从不容忍的他,因看不惯训导主任辱骂学生,而写了一篇《阿丽丝漫游记》,用反派形象影射教导主任,结果被勒令退学。

好不容易考上了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当时的校长是蒋介石,学校一律实行军事化管理,心直口快的他把学生见到老师时的行礼标准,说成“像希特勒部队的动作”,又被退学。

然而,他并未因此收敛心性。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真正拥有家国情怀的人,从来都是直言敢行。

金庸当年除了在《明报》连载武侠小说闻名海内外,其实还在《明报》上还坚持写社评,针对社会热点和时政发表评论。他明《报创》办人的影响力甚至远大过于他的小说。

理想、公道、正义、道德,这是金庸在评论性文章中经常提到的,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犀利的见解,硬是将《明报》办成了香港知识分子心中的第一大报,连香港总督每天都要看他的社评。

在《明报》的岁月,金庸除了连载自己创作的小说之外,还发掘了古龙、温瑞安等小说名家,开启了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

“侠气,干预社会,对好的人和事件进行赞扬和表彰,对坏的人和事情进行批评和反对。”这是《明报》的办报宗旨,也是他的武侠观。

敏感的文革时期,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他也从未违背过这一宗旨。

“即使危险迫在眼前,感到恐怖也不卑怯退却。因为我不想被我小说中的英雄们取笑啊!”

或许,金庸先生之所以能构建武侠江湖,是因为他已经把自己活成了一位自由随性,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的侠客。

相思无用,唯别而已,别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销魂,何处柳暗花明。(自《神雕侠侣》)

最后,借用胡歌悼念金庸先生那句话:先生走了,我们万分不舍,但我猜先生自己或许会说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江湖路远,就此别过。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