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TMT行业预测:危险的企业各有各的危险专栏号

/ 土妖 / 2018-05-16 19:28
企业成功的理由千千万,但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

222

创业不只是一场修行,更是一场刺激的游戏。如果放到TMT行业来看的话,可能感受更为深刻,因为TMT行业的特征很明显,这个行当身上贴着完全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标签——刺激、高成长性、高度不确定性、过山车游戏、反周期性,以及一夜暴富或一夜一无所有…..哪怕你已经融资数轮,是估值几十亿美元的独角兽,但你可能依然没有可以坚守的安全边界。

这里,我们姑且不去探讨那些还处于创业初期的项目,因为早期企业导致失败的坑太多,倒下去的数量很大。反而是高速成长期的企业的成败更具研究价值,他们的失败不仅让创始团队梦想破灭,还会给投资人、员工、行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离得近一些有乐视、金立等,离得远一些的有凡客诚品、拉手等,皆如此。

当然,危险的企业各有各的危险,身上大都隐藏着“病症”。既然是“病”,就得治,也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如果合并同类项的话,无外乎产品、模式、战略、实力四类问题。下面,我们就针对当前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四家企业,“诊断”并预测一下未来走势,就权当提醒了。

产品问题:手机行业之魅族,永远在致敬经典却永远不够经典

一家企业如果不能发展起来,只有一个结论——产品不行。不管资本多么汹涌,烧钱多么野蛮,但最终决定自己“命”的,还是产品。

智能手机就是这样一个行当,其中,魅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企业。从最早的MP3到M8的面世,再到还算得上成功的魅族MX系列,魅族对产品设计的执着,一度是其最重要的价值观,也曾经是国产手机中的一股清流。只不过,这股对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痴迷的精神,却让魅族在2016年以来频频开起了“倒车”。凤凰科技的一篇标题为《内乱之下,魅族15会成为魅族手机的续命丹吗?》的文章下了这样的结论:受资本的压力,魅族一年发布了14款产品,但成功的不多,原来的那个魅族其实就不存在了。

2017年,已经掉队的魅族迎来了黄章的复出,扛起了“致敬经典”的大旗。黄章不仅亲自打磨了魅族PRO 7,还花重金挖来了曾成功操盘华为P7、P8、Mate 7的杨拓,担任魅族高级副总裁兼总参谋,专门负责魅族PRO 7的宣传工作,目的只有一个——致敬经典。只不过在重金打造下,PRO 7只剩下了一颗致敬经典的心,自发布以来,售价接连跳水,最终结果证明这一产品并没有成功,销售远不及预期。

如今,魅族早已被华为、OV红绿军团、小米等远远甩到了后面。在关键的节骨眼上,刚刚发布时间不久的魅族15又一次被寄予厚望,同样又被打上了“时代经典归来”的标签,譬如经典的小圆圈设计、独创的mBack交互操作方式、延续MX系列的极窄边框设计等。但再次致敬经典的同时,最怕的就是抛弃潮流与趋势。在全面屏已是大势所趋时,魅族15不仅没有凑刘海屏的热闹,就连屏占比也不追求了。魅族15能担负起“拯救”之作的重任吗?可能希望也并不大。

永远在致敬经典,却永远不够经典。用这句话来总结2017年以来魅族在产品上的表现,可能最恰当不过了。显然,魅族没能在手机市场上位,犯的就是产品上的“病”。

战略问题:网约车领域之滴滴,永远在布局却永远都只是局中人

曾经,滴滴与优步合并在一起时,有人直接下了结论:网约车市场的竞争结束了,滴滴将在这一领域扮演垄断角色,但现实版的剧情并没有这么推进。

当然,按照滴滴披露的单量,目前的日单量保持在2500万左右,连接了2100万的司机和车主,乘客端为4.5亿用户,几乎占据了出行服务市场80%的份额,甚至可以说,这一体量足以让对手无法喘息。但事实并非如此,滴滴并没有阻止新对手的进入。问题就出在战略上。行业里有一句话很受用,战术上的勤奋,无法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只不过,滴滴战术、战略两个层面上都留下了一些“破绽”。

前段时间,因为美团打车进入上海并在三天之内拿下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原本处于躺赢地位的滴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虽然滴滴创始人程维放下了一句“尔要战,便战”的狠话,但滴滴内心的焦虑和担忧已经在市场层面表现出来了,不得不在局部战场上防御美团打车的侵入。而除了美团打车外,高德低调宣布推出顺风车,还放话说,不会收取私家车一分钱的佣金;同样在这个时刻,携程拿到了网约车的牌照,正式进入打车领域,试图在旅游场景下对外提供接送机、景点酒店接驳等出行服务。

对于美团、高德、携程等新入局者的挑衅,滴滴显然比较烦恼。特别是美团打车,对滴滴形成了一定威胁,毕竟当年滴滴的市场就是靠着粗暴补贴换来的,如今美团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这可能并不是最可怕的,因为对每一家已经垄断了市场的企业,所面对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自己,所有新入场的同行身上都有着“更好的自己”的影子。滴滴在战略上最大的问题是,收购优步以后,明明有18个月的时间窗口,可以用来优化用户体验,打磨产品到极致,但却几乎无视地被忽略过去了。

雕爷在自己的公众号中也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滴滴拥有无竞争的长达一年半的休整期,手里有大把的现金,但莫名其妙地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在产品和用户端发力,形成竞争壁垒与护城河,导致美团、携程等纷纷涌入。而且更大的“漏洞”是,滴滴在用户出行体验上没有做到极致,司机端、用户两个维度上,都有不少抱怨声,用户等车时间长,司机不赚钱,这恰恰是竞争对手杀进来最好的理由。

更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美团的凌厉攻势,滴滴出了一个昏招——贸然进入了外卖市场,选择跟美团死磕。这一决策显然非理智行为,因为美团涉足打车,背后有餐饮、旅游、看电影等场景驱动,目的是截胡,但滴滴做外卖的理由就不充分了,业务上缺乏协同。或许只有一个理由,滴滴的估值已经是576亿美元,继续融资或IPO的话,需要给资本讲更动人的故事,于是外卖业务就成了新的寄托。但滴滴可能忘记了,Uber也曾涉足餐饮、电商,但结果都失败了。

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永远在布局却永远都只是局中人。滴滴并非没有努力过,比如不惜代价发行100亿元的ABS证券化产品,帮助租赁公司购买车辆,最近还与大众汽车组建了合资公司,开始定制智能网联汽车,布局无人驾驶领域。但在这些应该重点发力的战略级业务方向上,滴滴不仅走得慢了一步,反而情急之下趟外卖的浑水,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局里,成了有些迷失自己的局中人。

模式问题:电商行业之聚美优品,永远在追逐风口却永远飞不上天

过去几年,电商行业上演着一场场集中式的运动,在阿里天猫与京东的持续“斗法”中,聚美优品、唯品会、苏宁等垂直电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根据聚美优品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去年GMV为66亿元,总订单量6355万,同比增长了3.4%。碰巧,这两天阿里也发布了最新财报,整体营收同比增长了58%,天猫实物GMV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5%,就算是稍弱一些的京东,同比增长率也达到了36%。而即使从电商行业32%的平均增幅来比,聚美优品个位数的增长率也是不合格的。

那么,电商行业一点机会没有了吗?非也,新零售领域的盒马鲜生,与聚美优品模式类似的网易考拉,在夹缝中依然能活得风生水起。所以说,聚美优品曾经在电商领域的辉煌,以及现在面临的陨落,并不能用简单的一句“垂直电商进入衰退期”这样的话就能撇清了责任的。聚美的真正问题出在模式上,没有坚守,更缺乏创新。

所以说,聚美优品在电商领域的不济并不是偶然的,因为颇有明星范儿的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电商板块的“复兴”上,反而是不断追逐互联网行业里的新风口。2015年,陈欧在一片不解声中,投资了国内最大的母婴平台宝宝树;2017年,共享经济概念大热,聚美优品又以3亿元入股了共享充电项目街电,控制了82.07%的股份,一副豪赌的姿态;此外,陈欧还花费数千万元,投资了电视剧《温暖的弦》,据说总投资1.3亿元的电影版本也在紧张制作中。

当然,我们承认,当下是一个跨界的时代,但只有将自身主营业务做好后的跨界才更值得尊重。聚美的主业电商已然受到了网易考拉、天猫国际等的蚕食,营收、利润表现差强人意,而新投资的街电项目能不能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斥巨资打造的电影、电视剧所在的行业更是竞争激烈,扔几千万元可能都激不起任何波澜。对聚美优品来说,每一个挺进的跨界领域都是大佬当道,巨头布局,最怕的结果可能是:永远在追逐风口,但可能永远飞不上天。

实力问题:云服务领域之中小厂商,永远在突围却永远被围困着

如果这个领域是大佬云集的生意,那么,你最好不要去碰,因为一旦陷入进去,不仅难以抽身,还容易把全部家当都搭进去。这里可能并非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你的实力决定了你的命运。这两年,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的云服务市场,就进入了典型的“囚徒困境”。

云服务是未来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物联网时代、新零售的未来基础设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和趋势,但恰恰因此,才带来了群雄逐鹿的竞争局面,除了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金山云等鏖战其中外,青云、UCloud、华云、EasyStack、驻云科技、SpeedyCloud迅达云、BoCloud博云、数人云、Hyper、数梦工场、北森云等一大批小玩家充斥其中,形成了混战的局面。

但这些小玩家,在亚马逊AWS、阿里云、腾讯云等大佬价格战迭起的碾压下,究竟还有没有生存空间呢?去年,这些中小云服务商还能拿到不菲的融资,但进入2018年后,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回避”云服务市场了,一些之前拿到过融资企业的日子也变得紧巴巴的。一边是围绕着云服务器、CDN等发起的价格大战,一边是跟不跟都很为难的窘境,云服务领域的中小厂商们,陷入到了“永远在突围,却永远被围困着”的僵局里。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金山云,与亚马逊AWS、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比,金山云的家底可能还不算殷实,但又比中小厂商的实力强一些。最关键得是,金山云的市场表现也没好到哪去。根据媒体报道,金山云虽然有小米撑腰,几个月前更是拿到了一笔7亿多美元的融资,但同样只能在持续亏损中度日。可以想象的到,规模更小的一些云服务商的日子只能是更难过。

所以说,作为一家企业,你可能已经估值数亿美金,营收也处于稳定增长中,但市场会给出一道难题——如何突破实力弱被淘汰的危局。而且,在这个问题上犯难的不仅是云服务商,已经出局的共享单车里的小蓝单车、酷骑单车等同样碰到过,实力弱的话就容易遭到清场。那么,如何解围、突围呢?难度确实很大,但也并非一点办法没有,差异化、精耕细作或许是一条生路。

小结:

当下的互联网行业里,在产品、模式、战略、实力等问题上存在“硬伤”的企业并不少,有的如日中天,有的止步不前,也有的迷茫于市场,更有的岌岌可危。马云曾说过,“企业成功的理由千千万,但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但在失败之前,往往风险和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了。只要能防微杜渐,就有可能将“问题企业”从危险的边缘拯救回来。以上只是我们列举的一些例子,更希望能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问题企业”能找到症结所在,重新恢复到健康状态。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