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程序员日,为什么程序员都喜欢去阿里?专栏

/ 王吉伟 / 2017-10-26 08:24
程序员喜欢去阿里,仅是因为有占据科学界半壁江山的达摩院?不,还因为阿里“探索人类科技前沿”带来的更大发展空间。

10月24日,是编程界的重大节日,这一天被称作程序员日。

在连接成为所有企业战略以及用技术改变未来的今天,程序员越发重要。企业们要有对于当前及未来的社会责任,程序员则有未来实现万物互联时代的担当。一个企业是否真正重视技术,从其对程序员渴求度即可见一斑。因此,从近两年程序员的流动走向,基本上能看出企业对于技术的重视以及战略的转型。

譬如,我身边有不少好程序员,近来都去了阿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想想也就明白了,从几个月前发布“NASA计划”到前些日子成立研究院,阿里其实正在战略转型为技术公司,技术则是贯彻其“解决社会问题”逻辑的基础。对于一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视的技术的企业,程序员们没有理由不选择去阿里。

10月11日,马云在云栖大会宣布成立探索人类科技未来的实验室“达摩院”,并在三年内集团研发投入1000亿人民币,用于涵盖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的研究。 马云认为,要创造未来,就要解决未来世界经济与社会的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是阿里始终贯彻的技术研发逻辑。现在的阿里,已经到了必须探索人类科技前沿的阶段。因此,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是阿里巴巴探索人类科技前沿的根本动力。

这个根本动力与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目标相比,显然要宏大的多。按照马云“即使阿里巴巴不在了,达摩院还能继续存在”的构想,达摩院不只是阿里的,还是世界的,乃至全人类的,因为它担当了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重任。因为,用技术去突破未来社会与人类的边界,这才是科技应该具备的精神,也是一个有长远未来的企业应该具备的责任。

事实上,这样的目标放在十年甚至五年前,估计都没有哪个企业敢这样说。因为即便说了,人们要么认为它是在吹牛,要么根本就懒得去听。

但是现在阿里敢公布这么宏大的一张未来蓝图,大家却相信这不是阿里在大放厥词,因为在过去的8年,阿里云已经用其不断精进的技术及越来越强的计算能力,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领域。目前,阿里云已经有来自67个国家的一百多万用户,其中在中国五百强企业的覆盖率超过1/3,在产业覆盖率方面大概已经超过了50%。

阿里有超强的程序员阵容,达摩院请来科学界半壁江山

如果说以前程序员选择去阿里,是因为阿里的重视与薪酬,现在估计更多程序员是因慕名与向往。达摩院未来要投入1000亿不说,还会在全球各地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初期计划引入100名顶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达摩院”首批公布的十个名单里有三位是中国两院院士,五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知名的Michael I. Jordan,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George M. Church。

在“达摩院”公布前,还有十三位顶级科学家在阿里巴巴总部参加座谈。可以说,达摩院请来了科学界的半壁江山,在有钱有人有技术并有机会与知名大佬一起做技术研发的阿里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殊荣。

未来是万物互联的时代,主要特征就是计算无处不在,物联网技术融合任何领域。一定程度上,阿里探索人类科技前沿的进程,就是先用技术连接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当全行业都实现连接以后,就可以用更深的技术去改造并升级已经连接的一切,其中也包括人类的未来。

目前阿里已经在人类健康及医疗领域已经做了很多布局,ET医疗大脑就是因此领域而生。前不久,阿里云已经与华大基因共同发布了“2020计划”,到2020年,2000块人民币以内,24小时内,对于人的23对碱基因进行全量测序。

马云之所以说阿里已经到了必须探索人类科技前沿的阶段,之所以说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是阿里巴巴探索人类科技前沿的根本动力。是因为阿里已经具备了探索的能力,能够担当时代重任。阿里也正在通过践行云计算与各大产业的具体融合,来证明其拥有这个能力,不妨看看下面的多个案例。

在纺织领域,中国最大的纺织面料生产厂商恒逸,面料生产过程当中用煤炭发电,阿里云的技术可以优化它的发电效率,仅仅1%,一年就可以节省450吨的煤;

家电制造领域,飞利浦中国已经把它全部的数据中心放到阿里云上,整体的运维成本,包括人员大幅度下降,整体成本下降50%;

在能源领域,发电企业中国华能,每一年将要采购巨大的物资,阿里云帮助他们把采购的数据进行整体打通,对采购效率发生很大的变化。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在阿里云的行业解决方案中,目前已经涵盖包括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能源、新技术等在内的十六种行业解决方案,且这个名单还在不断累计。

阿里云以能够连接各行各业的能力告诉大家,阿里已经到了必须探索人类科技前沿的阶段,且阿里有责任与担当去做这些。而随着阿里具备覆盖更多产业的能力,用计算改造行业的机会就越多,其责任与担当也就越大。计算正在改造整个社会,云计算企业都应有相应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及担当越大,程序员的能力施展空间越大

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是由互联网整体向物联网演进,然后再过渡到智联网。但万物互联不是靠几家企业能做到的,总需要一些企业身先士卒,去引领及带动各行业的企业及产品的物联网化。从阿里云发布“NASA计划”,到达摩院落地,再到马云多次提及的第五大经济体,以及目前将阿里云覆盖众多产业连接100万+用户的成绩,能够见到其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决心,这同样也体现了阿里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

事实上,企业能够意识科技的能力、责任与担当,是一件好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说法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企业而言,更难得的是能够考虑到能力与责任,以及担当。而这种责任与担当,具体执行则要体现在程序员身上,他们要不断通过研发,将技术融入更多的的领域,用技术去改造现实提升效率。因此,阿里要“解决社会问题”意味着以后要连接的行业会越来越多,对于阿里的程序员而言其能施展能力的舞台也就越大。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也说:“当科技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其实科技还能承担更大的责任。”阿里云后来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最少的能源来完成最大的计算。后面,诞生了阿里云的麒麟液冷服务器,所有服务器都是浸泡在液体里面,通过液体带走服务器的热量,通过这样可以少用30%的电,少用40%的电,这种技术能够跟环境有很好的结合。这对于阿里而言是小创新,体现的却是企业在资源节约及环境方面的责任感。

在公益组织与技术能力方面,阿里同样也做了的一种最优的适配。阿里云的码上公益平台,帮助公益组织找到阿里云平台上的自愿研发者,架起自愿研发者和公益组织架起桥梁,用阿里云的技术,帮助公益组织更好的发展。一个如此重视公益事业的企业,这也是责任与担当的具体体现。

类似上面通过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的案例,以及用技术连接公益的案例,以后会越来越多,企业的责任及担当与社会关联度越大,也就意味着需要用技术改变现实的机会越大,程序员的发挥空间也就越大。

推动万物互联用技术改变世界,企业责任与担当需程序员实现

事实上,对于未来的社会及经济发展,云计算企业本就应该担当一定的责任。近几年,中国在不遗余力的推进“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及“人工智能+”,中国的数万企业要上云,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要上云,维持整个社会秩序的职能体系都要上云。要上云,首先,要有足够的提供云服务的云计算企业;其次,还需要云计算企业有能力帮助各种企业及组织上云。最终,才能实现万物互联。

万物互联的实现,除了实现人的连接,还需要物的连接,需要将数以亿计的基础设施搬上云。这个目标,可能需要持续推进数年乃至十数年才能实现。成百上千个行业的成千上万创业者,可以通过硬件智能化实现硬件与APP的连接,而APP总归是云-网-端体系的端,最终还是需要云计算企业来推动万物互联的总体进度。

只有云计算为各行各业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才能让这些行业具备连接互联网的可能,才能让更多的基础设施实现“在线”化。企业尤其是云计算的产业链企业,都应为推动万物互联而尽职尽责。而要想快速推动万物互联,则需要更多的企业,像阿里一样有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时代发展应有的担当。

企业要履行社会给予的职责,用技术改变世界创造未来是目标与趋势,程序员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推动者与执行者。企业负责的是战略与布局,程序员要做的是推进与实施,两者缺一不可,却更体现了程序员的重要性。

万物互联的大体进程是,由具备能力的云计算厂商搭起框架,然后再由各行业出色创业者将各云计算厂商的计算能力连接到各领域,最终实现各行业的万物互联。云计算企业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也可以说,云计算的责任与担当,注定是历史赋予的。

从这个角度,阿里能够率先把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作为探索人类科技前沿的根本动力,是先一步走在了行业前面,甚至是历史的前面。相信在阿里的影响之下,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将责任与担当作为其发展动力,会有更多的程序员参与其中用技术改造现实并创造未来,整个社会都将会向更加高效、节能、绿色、生态的趋势发展。

一幅由阿里引领由程序员主笔的人类科技历史画面,正在慢慢打开。

【王吉伟,商业模式评论人,专栏作者,关注TMT与IOT,专注互联网+及企业转型研究。微信公号,jiwei1122】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