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迷航:舰桥成员》:不动点脑子,联邦飞船可飞不起来专栏
星际迷航系列可以说是欧美“科幻黄金时代”的延续代表,对于宇宙探索的乐观追求,以及丰富的软科幻元素是其能够迅速风靡全球的主要原因,它的IP效应直到今天也有着具大的潜力。《星际迷航:舰桥成员(Star Trek: Bridge Crew)》早在2016年的E3大展上就开始造势,育碧(Ubisoft)旗下的Red Storm在将其打磨了一番之后,也如期将这款VR游戏带到了大家面前。
仅从SteamSpy的统计数据来看,《星际迷航:舰桥成员》上线数天就卖出了一万多套,由于它面向Oculus Rift、HTC Vive和psvr三个主流平台贩卖,总体销量应该还会比这个数字多出不少。
如果你看过Uploadvr的试玩视频,一定会对“四人对喷”的欢乐情景印象深刻。VR日报也在第一时间体验到了这款游戏,即便排出主打的社交元素,《星际迷航:舰桥成员》的可拓展性和深度也让人有些意外。
想要开上一炮?一个人可解决不了问题
画面、音效这些能从视频中看到的信息就不再赘述了,我们在这里尽量谈一些有意思的元素。像电影中的“企业号”那样翻云覆雨并不容易,整个舰桥分为船长、舵手、战术官和工程师四个职阶,每个简单的船体动作都需要所有机组成员通力合作。
<em>用“开上一炮”来举例:</em>
·船长在俯览视野下看到了敌舰的影子,随即需要通过语音(多人模式)或者选框指令(单人模式)来通知AI和其它玩家。这时的命令分为三个方向——舵手如何靠近?战术官应该怎样调配武器?工程师的电力如何分配?
·紧接着,舵手在标记指令下开始调整船体的水平垂直高度和船速,并决定是用跃迁还是平航靠近目标。(扣下引擎的桥段也让人非常激动)
·而战术官在允许的距离范围内着手对目标进行扫描,在考虑护盾的情况下启动机炮系统,可以选择破坏对方武器、引擎、护盾的一个重点部位。
·作为后勤的战术官则要审时度势,通过观察舰船的全息图来决定给哪个部位提供最大电力。
是不是看起来很复杂?《星际迷航:舰桥成员》给每个机组成员都准备了十数个可供调控的图形界面,颇有一股“模拟类游戏”的风范。而这种有点考究的交互方式,对于一些重度玩家来说可能非常具有吸引力。
内容流程不长,但极具可拓展性
也许是为了配合线下的短体验,《星际迷航:舰桥成员》每个任务的时长大约在30分钟左右,而总体也只有6个任务。故事主线大致是帮助瓦肯人寻找新的栖息地,但玩家所在的联邦星舰其实早已被克林贡帝国盯上——几场大规模的战斗都与之相关。
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相信大部分人都能顺利过关。完成基础战役之后还能解锁一些关卡类的任务类型,非常适合闲下来时玩上一把。联机时带上几个“会演”的朋友尤为重要,作为舰长的你,可能更希望有人在旁边大声喊出“舰船护盾还剩80%”、“引擎充能完毕”这些中二台词。
不过,《星际迷航:舰桥成员》的多人模式还限定在单独的舰桥上,它仍有很多拓展空间。这款游戏的操作表单实际上非常适合植入《EVE》那一套数据系统,如果将每条星舰集合起来创造一个统一的宇宙,再加入贸易、殖民等系统,相信它带来的感官震撼会呈现量级提升。
总体来说,这款VR游戏的沉浸体验相当出色,尽管不能在舰桥中自由移动,但机组成员手中的每个细节工作都需要亲力亲为。在厌倦了突突突塔防和一成不变的RPG之后,《星际迷航:舰桥成员》这种全新的类型或许会让你感到惊喜。
作者:VR日报,微信搜索公众号“VR日报”,微博@VR日报网,转载请注明版权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