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风火轮上的共享单车 成互联网大潮下的又一轮厮杀专栏

/ 科技观察线 / 2017-08-05 18:00
大佬上前插一脚,整个共享便热闹非凡。

易体网观察,在这个走两步路就汗流浃背的盛夏,满大街的共享单车和电动车显得没落不少,毕竟顶着40多度高温骑车还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另外,在政府观察一年多后,各种监管政策也集中火力向共享单车袭来。在加上摩拜出海遭遇“白痴经济”的嘲讽,一时间,围绕着共享单车的话题又多了起来。

 

共享单车


领头羊不断狂奔 跟风搅局者络绎不绝

 

之前有媒体报道中曾提到,其实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压根就不属于共享经济范畴,借着共享洋气的名号,干着分时租赁的事,就连最新出台的政策也将其命名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指出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租赁自行车融合发展的新型服务模式,是分享经济的典型业态。

 


追究概念的对错似乎已没有太多实际意义,满大街各种颜色的车子已证实这门生意有多抢手,或许每一个入局的玩家心里都曾住着一个摩拜或ofo,但残酷的现实让他们步步为营,以免步入悟空与3vbike后尘。

 

近日,一出场便气势汹涌号称终生免费的“赳赳单车”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起因是其公司与员工发生了劳资纠纷。据了解,多名运维人员不仅对工资存有异议,更对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却遭遇公司无故辞退感到严重不满,员工声称这是“卸磨杀驴”的做法。


金钱风火轮上的共享单车 成互联网大潮下的又一轮厮杀

 

这款除了颜色,外形与摩拜相似的单车,今年6月在上海地区开始投放,打出“终生免费”的特色标签,并专门在其后车轮处印上显眼的“终身免费”字样。选择行业最低押金99元,通过“看视频”发红包补贴用户,但这种博人眼球的方式一经推出就遭到质疑。

 

如何盈利一直是共享单车最敏感的话题,目前还没有一家单车企业敢拍着胸脯说实现盈利,就连摩拜创始人胡伟炜此前面对媒体时,也曾说过“做不成就权当做公益”的话语。后入者在市场竞争中本就不占据优势,资金也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命门,赳赳单车免费的模式如何撬动共享市场,还有待考证。

 

出行是人们的刚需,市场体量足够大,也有押金做保障,一旦用户习惯培养后每日还会有可观的现金流,这些能看到和预想到的红利成为一众跟风共享出行领域创业者的口头金句,也成为很多共享单车打动投资人的不二说辞。同样也是这个市场前脚有玩家黯然退场,后脚入局者信心满满的理由。

 

互联网巨头粉墨登场 共享开始变味结局难料

 

据统计,目前挤进共享出行领域的企业超过50家,累计投放共享单车已超1000万辆,融资金额据释放出的信息统计已超过186亿元。并且从开始到现在的发展趋势看,不管共享单车怎么被诟病和吐槽,资本对其一直不离不弃。从滴滴率先投资ofo开始,资本的大闸就被拉开侵泄而下。

 

近日,一家宣布退出市场的单车企业创始人透露,当时产品还没做出来时,上百个投资人就抢着找上门,每天在门口排队等着见他,或许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一下,摩拜与ofo每次传出融资消息的背后是怎样的盛况。


金钱风火轮上的共享单车 成互联网大潮下的又一轮厮杀

 

也正因为摩拜与ofo的融资规模和速度不分上下,所以一家独大的局面至今还未形成,二者相继在今年6、7月份完成E轮融资,ofo达到超87亿元总计融资,摩拜紧随其后拿下超80亿元融资。据财经社报道,这些令人咋舌的数字是从滴滴站队ofo之后开始累积的。2016年9月,滴滴数千万美元独揽ofo B+轮融资后,将那些暗中观察的资本引到了共享单车上,仿佛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貌似从侧面印证了共享是门好生意的命题。

 

不难发现ofo 共完成10轮融资,其中滴滴就参与了4次,并且身体力行的帮其在市场上厮杀,同为出行领域,滴滴此举也在为构建出行闭环做努力,最后1公里的痛点由来已久,现在看来似乎没有比自行车更为合适的选择。

 

众所周知,滴滴背靠着腾讯,但腾讯却选择投资ofo的死对头摩拜,至于为什么或许从前段时间马化腾和朱啸虎在朋友圈的那番关于智能锁的争论可见一斑。2016年10月腾讯就出现在了摩拜的投资人行列中,在摩拜的10轮融资中,腾讯3次现身。比起腾讯,阿里似乎观察的时间久了一些,2017年4月蚂蚁金服才独揽了ofo的D+轮融资,上个月阿里出手领投ofoE轮融资。

 

两大巨头的各自站队,让共享单车的竞争有了质的改变,背靠着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大众对共享单车未来格局的猜测也显得那么有理有据。

 

当然,在这其中滴滴扮演起了重要的模板角色,亲身经历了烧钱大战,在腾讯成为亲爹之后,才得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当年打车软件相互竞争的局面,与今日共享单车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少了百度的互联网巨头之争,最后历史重演走向合并还是创造出新格局,目前还不好下定论。但已经完成站队的共享市场,留给其他小玩家的机会真的不多了。

 

现在共享单车身上,有着太多以前互联网竞争浪潮的影子,O2O时代,但凡与“O”沾上边的都拿到融资,像极了今天争相追逐的“共享”神话,打车软件之争更像是复刻到了共享身上一般。

 

但随着一纸政策的发放,相信忙于野蛮生长的共享市场和热衷烧钱竞争的企业或多会有所改变和冷静,这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竞争壁垒,警醒着每一位玩家将更多的重心和资金投入到后期市场维护和车辆运维中,毕竟共享这门生意是要靠耐性和服务取得消费者认同和培养他们的出行习惯,如果为了争取市场而盲目铺车,到头来只能得不偿失,真金白银投入最后变为一堆烂铁的前车之鉴不得不重视。(易体网/专栏作者  张婷婷)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易体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易体网”。

 

[关于易体网:专注体育创新领域报道,在这里易起解码体育创新。

 

目前已入驻今日头条,界面,百家号、凤凰号、北京时间,封面号,大鱼号,一点资讯,搜狐/网易/腾讯客户端,微信公众号:yitisports  ]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2016/0808/1470646470542.jpg

科技观察线

主要关注互联网电商、O2O、手机、智能硬件、汽车、互联网+体育、创业多领域时时变化...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