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打出无人零售牌局,构建新零售基础设施专栏

/ 土妖 / 2017-08-05 00:40
继无人机、无人送货车、无人驾驶火爆之后,无人值守的技术和概念又在零售行业引发了一阵飓风。

555

继无人机、无人送货车、无人驾驶火爆之后,无人值守的技术和概念又在零售行业引发了一阵飓风。今年7月,无人超市首次现身杭州淘宝造物节,随后无人彩妆机纷至沓来。8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了阿里巴巴的汽车自动贩卖机,称买车像买饮料一样方便,并预测这会成为中国未来的新消费主义。

阿里就如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那只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结果两周后,就在零售行业刮起了飓风。目前来看,这一零售的新玩法不仅在传统品牌商层面引发了“强烈兴趣”,更被认为有望为未来线下的便利店等传统零售业态增添新的想象。抛开现象看本质,在这轮无人零售概念大潮涌动的热闹背后,阿里创造了一个新牌局。而比这个牌局更深层次的是,阿里隐藏在后面的这张构建新零售基础设施的底牌。

无人“终端”蹿红,并非是一日之功

在传统零售业态中,不管是连锁超市、商场,还是深入腹地的社区店、便利店,往往都有人工值守。服务员会推荐商品、品牌,更新货架和陈列,而收银员会负责支付、结账等操作。但在无人零售店里,智能化的机器和设备开始接替服务员的角色,一切人工都不存在了。

以阿里推出的无人超市为例,顾客通过手机淘宝扫码,获得电子入场码并进入门店,手机就可以放包里了,挑选好商品后,离店前会通过一道“结算门”,系统自动识别商品定价和数量,完成结算、离店,全程无人收银。

相比,无人彩妆机更像是自动售货机。在天猫彩妆周亮相期间,这台机器不停歇地运转了三天,每天扫一扫体验无人购物的队伍排到十米开外,一台机器单天售出的口红相当于线下专柜一周的销量。操作体验上,彩妆机与天猫后台软硬件数据接口打通,会员系统对接后,用户扫码下单并付款,口红就自动从贩卖机里出来。当然,更厉害的还有无人汽车自动贩卖机,买车人只要按下按钮,提车灯亮起,一辆崭新的汽车就会出现在眼前。

这些神奇的体验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其实罗马没有一天建成的,无人“终端”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应用,而是循序渐进的产物。一方面,人脸识别、商品识别、RFID码、移动支付、大数据、IOT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以及技术本身成本的降低、应用的普及,为无人零售终端的落地奠定了基础,没有前面的因,也就没有了后面的果;另一方面,传统零售的日子不好过,成本高企,效率低下,一代鞋王百丽卖身,李宁等大牌纷纷关店,旧的零售业态正处于变革的前夜,更愿意拥抱新生事物。这时,无人零售接过接力棒就顺其自然了。

如此来看,阿里无人“终端”迅速蹿红,并得到品牌商与传统零售业的追捧,也就并非偶然现象了。

无人零售改变的是内核,代表先进生产力

当然会有人说,无人零售玩概念和噱头的成分更大。虽然各地街头开始冒出不同名目的无人店铺,亚马逊也在无人零售店Amazon Go业务上跃跃欲试,投资机构更是涌入进来,视无人零售为又一轮的革命,虽说无人零售恐怕短期内无法落地成为主流,但无人零售背后的“内核”,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因为作为新零售的重要表现形式,无人零售最关键的一点是重新解构和定义了零售,完成了对零售全链路的数字化改造,最终实现了零售成本、效率、用户体验等层面上质的提升。

这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给零售业赋能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不仅提升用户交互体验,更让零售链条上的人、货、场三个要素可以高效对接在一起,并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全新生态环境。这种质的变化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是供应链的重构。熟悉传统零售模式的可能都清楚,链路的复杂、冗长,不仅导致货品周转效率较低,还存在先天性的单向回路的缺陷。也就是说,品牌商生产出商品,通过仓储物流系统,输出到全国各地,但这并非来自于用户需求的反馈,而是经验所至。但无人零售模式由于实现了用户、物流、支付等环节的数字化,具备了快速响应、逆向反馈的能力,就可以为用户定制化产品,并根据用户偏好,向所在的区域精准供货。这将大大降低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解决了零售的第一大难题。

其次,零售是由人、货、场等商业要素组成的,无人零售模式对三个要素进行了重构。比如同样是彩妆店,无人彩妆机占地面积更小,但坪效提高了数倍。而且由于用技术替代了人工,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节省下来的成本就可以降低产品价格反哺给消费者,行业竞争力自然比传统零售模式高出一截。这一点表明,无人零售店改变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代表了更先进的零售业态。

最后,无人零售模式重建了品牌商与消费者的新连接关系。过去,品牌商与消费者间存在着一堵墙,品牌商是卖货的思维,无人零售业务模式的出现,不仅推倒了这面墙,还将用户运营推到了核心位置上。比如自动售货能产生真实的订单和交易数据,他们喜欢的品牌、品类、商品数据可以实时获取,能帮助品牌商更全面的了解消费者需求,以个性化、智能化的沟通方式,与消费者建立高频、紧耦合的连接。但在过去,消费者与品牌商被传统零售渠道的“黑匣子”割裂在了两边,新的零售生态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完成了品牌运营、消费者关系全链路、全周期的行为闭环。

所以说,无人零售模式是传统零售数字化的过程,是一种更高维的零售形态。对零售链条上的所有参与者来说,每一家都需要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结果就是被挤出局。近年来,家乐福、沃尔玛等商超,以及传统百货商场的式微,恰恰说明了这种变化。

阿里的目标,开创零售新商业文明

说白了,在零售业态变革的拐点上,过去成就你的优势很可能会成为创新的包袱,最终将你埋葬。这表明一个道理: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永恒不变,你自己不改变自己,就会被别人碾压过去。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稍微梳理下各个行业的发展史,都能找到这样的影子。同样,马云提出新零售理念后,又抛出了无人零售的大招,都在试图抓住新一轮的变革机会。

那么,最终谁能吃定无人零售的红利呢?其实,答案与吃相、玩法和资源布局都相关。目前来看,传统零售业背负着包袱,完全依靠自身掉头比较困难;而单一的电商平台仅仅承担了销货的角色,无法深入到全链条的各个环节,也没有实力主导这一变革。

相比,在新零售、无人零售概念和现象背后,阿里布下的棋局要大很多,构建的是新零售的未来基础设施。而这也与阿里一贯的开放、平台打法一脉相承。目前来看,阿里只提供新零售、无人零售的基础设施,更强调共赢合作的平台生态,如阿里输出无人零售的解决方案,但永远不会下场子去单干,仅仅提供支付、大数据、用户运营、品牌营销等能力模块,为创新零售业态的合作伙伴、品牌商赋能。所以说,阿里很聪明,也明白,只有创造多赢局面,最终自己才能赢。

之前阿里频频布局线下实体店,做大物流、支付系统,如今回头看,可能马云早就预料到了有这么一天。2016年,阿里投资盒马生鲜,建立了新零售“人、货、场”的样板间;2016年11月,阿里21.5亿元入股三江购物;今年1月又以177亿元收购银泰百货,四个月后大手笔入股百联集团。这一系列的动作更像是为新零售破局布下的先手,为推动传统零售门店升级,奠定了基础。此外,阿里在物流仓储领域持续加码菜鸟网络,蚂蚁金服的支付宝不断创新,探索更便捷的支付体验,都成了新零售的注脚。

当底牌掀开后,所有人才恍然大悟,阿里打出无人零售牌,并非偶然,更不是玩玩噱头,而是有备而来。而之所以说无人零售靠谱,也需要澄清一个误解,无人零售不是消灭工作,而是解放高强度的重复性劳作,让服务更高效。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素养的提升,无人零售其实创造了新的工作希望和机会。这么看的话,无人零售的棋局和未来前景的确越来越清晰了。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