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商家离不开拼多多

新视界作者 翟菜花 / 砍柴网 / 2024-06-12 20:49
"

来源 / 菜花

近几年,中国电商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内在消费逻辑上来讲,又便宜又好已是众望所归。在此基础上,押错宝的传统电商代表阿里和京东承担了不小的代价,虽然一度把持着中国电商的话语权,但仍在新时代遭遇了不可避免的业务困顿。

从行业格局上来看,拼多多强势崛起。凭借着低价与好到“离谱”的售后服务,拼多多成为消费者口中更好的选择。“真香”的产品与价格、完全“站”消费者的“仅退款”不退货模式、普遍的包邮政策和“运费险”背后,传统电商两强格局迈入三足鼎立时代。

有意思的是,或许因为大家早已习惯了阿里与京东的玩法,导致拼多多模式一直面临着一些“看不惯”。主要问题集中在,有人认为拼多多模式的成功是以“完全把商家往死里薅”为代价,随着越来越多平台都开始学习拼多多,会造成行业性的“劣币驱逐良币”。

拼多多面临此类质疑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在拼多多平台中,相比于用户,商家群体的利益遭受弱化或压制是事实。

只是让人奇怪的是,即便一些商家群体看起来有怨言,甚至声称亏本,他们仍然坚定地选择要在拼多多上卖货,而且拼多多的业绩表现也仍然一骑绝尘,还引得众多前辈大佬争相学习。

“一问都不好,劝回都不回。一问都不赚,劝退都不退”。对于这样的一种拼多多与商家群体的关系,显然不能用简单的一句“卷商家”来概括。从更深层次来挖掘,我们能够发现,这其实是商家离不开拼多多的真实现状。

而拼多多所代表的,其实是电商市场供大于求的环境下,中小商家该如何生存下去的一个解决方案。这种方案的优劣可能存在争论,但他能够帮助更广阔的商家群体更好的生存下去才是最大价值所在。

商家对拼多多又恨又爱

事实表明,商家群体对拼多多所持有的,是一种又恨又爱的复杂情绪。

因为对于在国内市场占据主流的供应链商家而言,今天的市场环境面临的是一场“时代困境”。或许他们不想选择拼多多,但似乎只有借助拼多多模式才能走出困境,活下去。

当前,中国供应链上的大量工厂们,正处于一个“给世界代工”走向“为世界创造”的转折点上。在需求小于供给的大环境下,谁能够真的抓住用户,谁才能够活下来。

而拼多多的成长逻辑正是以吸引用户为主线,这点与阿里和京东形成了鲜明的差别。

与其他电商平台以“供给侧”为核心、“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同,拼多多是极其坚定地站在“需求侧”即消费者端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其底层思维是顾客在哪就去哪。所以他要吸引的是消费者,而有了顾客之后,就不愁没有厂商。为此,拼多多售后才做到了如此极致。

与此同时,商家跟着用户走、选择在拼多多卖货无可厚非,因为看似需要让利或为消费者承担更多的售后成本,但商家能够在平台上同样能够得到好处。

这些好处,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一旦选择拼多多、站位消费者,就能够为商家带来海量的确定性交易;海量的交易,带来了成本优势和稳定流水;而稳定的流水,带来了融资想象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消费品行业的生存法则,最重要的从来都是现金流,而不是利润。商家想要通过拼多多收获稳定的流水,他们势必要放弃对于高利润的追逐,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选择,特别是在消费环境没有那么好的情况下。

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拼多多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显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需要承认的是,拼多多的存在对于很多中小商家的长期生存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助力。与阿里、京东一样,拼多多同样有代表未来电商市场发展趋势的可能性。至于最终谁会成为赢家,只能交给时间来解答。

“寒门”商家,机会在哪里?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不断卷入“薅商家羊毛”的质疑,拼多多对于商家的意义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甚至相反,如果从商家最为重视的开店门槛角度来说,他可以称得上是对工厂商家来说最友好的渠道。

拥有着最低开店门槛的拼多多,可谓是无数中小商家唯一的“光”。

在网络上,国内主流四大电商平台的开店门槛、运营成本、流量成本、抽佣比例对比帖非常多。而从大多数的对比贴中,我们都能够看到拼多多对于中小商家的整体吸引力并不输于友商。这才是很多商家一直抱怨,但都还是要在拼多多开店的直接原因。

从出身“寒门”的中小商家的视角,既然大家在其他电商平台难翻身,那么为什么不选择在拼多多上放手一搏?至少是有机会的。

以所有商家最为关注的流量成本为例,众所周知,开店、运营只是在渠道落户,有流量且能够支付得起流量成本才能决定生意的好坏。

而在流量成本上,拼多多目前其实是全网各大电商平台中流量最便宜的,投流和投广告的ROI(投入产出比)也是最高的。

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拼多多流量成本低的背后,是平台运营流程的高度模块化和流程化,基本上都是现成的方案,流量构成很集中,就是活动和全站广告。

对比之下,淘天的运营体系是在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的,好处是数据细节丰富,只要你有专业能力,就能通过全面的市场数据分析来进行市场行为和创新。但坏处也明显,对海量工厂商家来说,门槛偏高。

对于大量供应链上的白牌商家,大家大多从代工起家,即便后面成功转向自有品牌,也普遍属于价格敏感型、而对精细化运营和运作品牌不擅长。

但拼多多刚好就不需要复杂的精细化运营,只要你能够做到更低的价格,流量就会接踵而至,有时甚至都不需要进行投流或者广告。

同时,拼多多上的品牌商家看似吃亏,但对于转折点上陷入时代困境的中国大量供应链厂商来说,在这里你或许需要薄利多销、利润率不高,但在拼多多上肯定有利润,而且利润的确定性非常高。

是继续选择高专业高利润高风险的品牌玩法,还是拥抱拼多多确定性很高的低利润,不同商家的出发点与选择注定不同。

另外,拼多多模式下的低门槛流量,最大的好处其实是能够极大地提高白牌工厂商家的周转率,继而带来极大的清库存效率和良好的现金流,高周转率最直接的效果又能推动产品创新。如此这般,拼多多正推动电商市场围绕效率与创新这两个关键词,形成一个新的良性循环生态。与阿里、京东建立的围绕品牌与供应链展开的商业生态对比,拼多多大有另起炉灶的意味。

在此过程中,不适应拼多多低价策略、用户策略的商家,只能面临淘汰。

在商言商,能让大多数商家获利的平台才是好电商。在这一点上,拼多多交出了属于自己的答卷。与过去不同的是,拼多多现在瞄准的是更广大的中小商家和普通消费者。

所以今天,美团、阿里、京东都在跟进学习拼多多。随着让更广阔的消费群体享受到更好的性价比成为消费市场主线,商家们也许只有与拼多多一起抓住这根主线,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而生存,才是升级、进阶、创新、繁荣之前的第一要义。

分享到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