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大数据杀熟”的事件在社交网站上引起了热烈讨论。、
对此,携程官微昨日做出了回应,对于网上列举的“同房不同价”的疑问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例如,网上有人扒出不同账户、不同手机的定价不同。携程表示并未有差别定价的情况,网友看到的差价可能是由于支付方式、供应商不同以及是否含有早餐等差异造成的。此外,用户是否领用或购买优惠券可能也会造成差异。
大数据杀熟的例子并不是最近才出现,许多网友都在社交网站中晒出过自己“被坑”的经历,单凭“选项不同”解释杀熟一事,携程官方这样的声明似乎并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
其实,大数据杀熟背后蕴含着更深层的原因。《纽约时报》企业贸易与财政金融专属法律顾问D.T.摩根在《谁动了你的数据:数据巨头们如何掏空你的钱包》一书中介绍了“消费者剩余”概念,即消费者愿为特定的商品或服务支付其最高金额与其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做“价格歧视”,颇有“看碟下菜”的意味。比如去路边摊吃东西,卖给开车来吃的可能是50元,卖给外国人40元,卖给普通上班族20元。理论上是这样,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普遍,这并不是摊主有良心,更多是受制于市场规律。
因为想要搞价格歧视,需要有垄断市场的能力,要了解清楚客人的支付能力和意愿,还要使自己的产品尽量做到无可替代。在现实中,这三点约束了商业行为,产生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部分消费者的消费福利。
然而在网络中,大数据降低了商家掌握消费者信息的成本,打造了垄断型平台,降低了可替代空间,“消费者剩余”受到侵蚀。在用户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之前,大数据就使这份“剩余”消失了,在用户剩余更多的时间之前,大数据就把时间占满了。
这就是大数据杀熟现象背后的理论基础。这种行为就像是景区里的摊贩不准游客自带食物饮品,然后将这些商品高价出售一般,显然这已经超出了“合理”与“合法”的界限。
我们总在科幻片上看到人与机器争斗的场面,也总怕这一天的到来。但其实AI正以另一种形式与人类“斗争”,“大数据杀熟”就是典型。在强势的科技面前,我们能做些什么?如何让科技提升生活品质而非与其“斗智斗勇”?这些问题都需要人类在AI的运用中慢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