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收购91助手,非以交易论成败!专栏

/ 土妖 / 2017-10-19 00:21
相信,如果带着这样的视角去衡量百度与91助手的交易,可能就不会草率下定论了。

4321

我们总是习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一个人或一家企业,在国内互联网行业里,百度就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麻烦事。这两天,一不小心,百度当年收购91助手的事儿又被刨出来来了。起因是10月16日有一个消息——百度宣布,因业务规划及运营需要的调整,这一消息就被“解读”成了“91助手谢幕”、“百度的失败收购”。

说实话,如果是腾讯、阿里当年的一桩收购交易被翻出来,恐怕很少会被放大,外界也不会过度曲解。而百度此时一度被放大和解读揣测,也难免“有色”评析之疑。其实,在互联网乃至投资领域,如果单论交易定成败,其实是个片面的解题方式。

百度收购91助手成功还是失败?

既然有人提出来了这个话题,那我们就去评估一下,百度当年花费19亿美元溢价收购91助手,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这个问题抛出来,本身就是见仁见智,没有标准、公允的答案。因为百度收购91助手后,既没有干死微信,也没有孵化出类似滴滴、ofo、摩拜等这样的代表未来的应用,所以是失败的,诸如这样想当然的论调太多。但平静心去想想,91助手究竟给百度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有一点,百度在2013年收购91助手后,随后在用户、流量、业务、品牌等层面上进行了哪些整合,相信了解的人并不多,这中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那些嘴里说着“百度收购91助手失败”论调的人,大都对中间的过程和并购后“消化吸收”的历史并不清楚。从一篇标题为《百度最大收购失败:116亿并购91无线宣布关停》的文章内容中,就能看出这些纰漏。

很多人认为,百度当年收购的91无线还完整的存在,实际上百度早就将其业务进行整合,快速抢占了移动分发市场对领导地位。据我了解,91被百度收购后,经过将91桌面拆分进了风灵创景公司,将91助手苹果业务卖给了西藏智度下属全资子公司福建智度,将91无线游戏业务并入百度移动游戏,91原来的业务早已不同以前,此次调整、迁移涉及到的人并不多。我们从其他渠道了解到,如今福州这个地方的主要业务板块是创新孵化器,包括百度百记等创新类产品,本质上讲,与原有91无线原有业务早就没有直接关系了。所以,这次硬生生地给扣上91助手的帽子,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其次,任何一桩收购案,最好的结果不是两个品牌独立,而是真正融合到一起。百度收购91无线,最看重的是91助手、安卓市场的应用商店业务,这两个产品在2012年底时,累计注册用户量近2亿。收购以后,百度将两个产品与如今的百度手机助手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并将技术和资源重心放到百度手机助手上,这无可厚非,何况因此百度还拿到了通往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到底成功不成功,看百度当年十几款过亿app也能看出来,谁又能说这里没有移动分发的功劳呢。

91助手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另外,还有一种声音认为,百度当年花费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91助手,价码过高,当时因为阿里横插一脚恶意“抬价”,所以说百度这桩收购的买卖做得不划算,91助手并不值那个钱。其实,这个说辞只看到了交易本身,或者是表面现象,并没有从当时的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迁移的重要拐点上来看待,也没有从战略、进攻防御的角度去衡量91助手的价值。实际上,91无线给百度带来了多层面的价值,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到的无形价值。

首先,当时移动互联网快速兴起,PC互联网增长逐步放缓,百度所在的搜索引擎应用形态,一度被外界“唱衰”,认为搜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将面临碎片化分流的危机。当然,随后的事实证明,搜索依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应用,仅排在社交、信息流之后。如果考虑到这一点的话,百度为了平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以91助手为跳板,完成用户、营收的移动化转换,这个价值不能以简单的多少亿美元来盖棺论定。

其次,拿下91助手,既是进攻,也是防御。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如果当时百度并没有收购91助手,那么,以百度手机助手自身的实力和当时搜索框的流量入口效应,虽然百度不可能在移动端缺席,但地位绝对不如现在高。反过来想,当时百度放弃收购,被阿里得逞,将91助手揽入怀中,那么历史就会被改写,在前几年的应用商店PK赛中,阿里就可能站到如今百度的位置上,而后所引发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使没法去准确预测,但相信很多人都能想的到。

最后,从短期收益看,百度收购91助手,在应用分发上,与搜索入口一起构成了双核分发的态势。这一巨大的入口为百度孵化了一大批的用户过亿的APP,像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百度糯米、百度外卖等产品,都是直接的受益方,要拜赐于这笔交易。如今,手机百度用户超过6亿,月活数高达2.5亿,与微信、QQ、支付宝、微博等并驾齐驱;同样,百度地图月活用户超过3亿,每日提供导航服务超2亿公里,日均提供位置服务超过800亿次,这些都得“感谢”这桩并购案。

而有了用户和流量的移动入口地位后,百度才能开展更多的新兴业务,像如日中天的手机百度信息流,无论是用户还是营收变现上,都已经成为百度业务的新增长点,还托起了百度的股价。而像信息流一样的业务还有很多,无人驾驶、百度金融,皆如此。

时机往往比交易价格更重要

所以说,任何一桩收购或合并的交易,很难给出一个明确、公允的价码。时移世易,在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的环境下,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也就那么几年,错过去了,可能就会满盘皆输,一旦成功卡位了,就可能扭转乾坤,盘活整盘棋。哪怕短期收购的价码确实比当时的市场价格高一些,但权衡利弊的话,仍然算是一桩足以改变历史的标志性的交易。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距离最近的就是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的合并,当时双方打得不可开交,双方都祭出补贴牌,继续打下去可能是“双输”的结局。2016年8月1日,滴滴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协议,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和业务,双方相互持股,Uber持有滴滴5.89%的股份。当时消息一出来,很多捶足顿胸,认为滴滴亏了。如今还有人记住优步中国的名字吗?又有多少人还在继续使用Uber的打车软件。是不是有人会说,这笔交易也以失败告终?

同样的还有58同城与赶集网的合并,优酷与土豆的合并,美团与大众点评的整合,最近传出当红两家小花旦摩拜与ofo合并的传闻。其实,道理与百度、91助手的收购案一样,是无法用具体的货币数字给出值还是不值的定论。

换句话,任何一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往往有着不同的处境和战略重点,其收购或卖身都只是在当时环境下的最合理的选择。如果非要当“事后诸葛亮”,用如今的眼光去看待过去一件事的得失,甚至给出“对与不对”的结论,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觉,是不够科学合理的。但我们可以去综合评判交易本身给企业双方带来的有形、无形价值,以及双方整合后的效果。相信,如果带着这样的视角去衡量百度与91助手的交易,可能就不会草率下定论了。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