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跑男走红的这款手表,或许是未来移动终端的雏形专栏
最近,不到3分的豆瓣评分,将中国版《深夜食堂》拽至尴尬的深渊,也同时引发了段子手的狂欢。《深夜食堂》的槽点除了集中在浮夸的剧情和毫无温情的表演,生猛的广告植入也令其沾染了一股“老坛酸菜味儿”。而稍显讽刺的是,在抢占观众“余光”这件事上,相比于品牌强行植入酿成的难堪,有些时候,某些产品无心插柳的意外露出,反倒令人印象深刻。
譬如,谁也不曾料到,在6月9日《奔跑吧》播出后,“跑男”郭京飞戴着的一款智能手表悄然走红,另类的颜值让不少网友试图寻找同款,但未果,原因也稍显荒诞——这是一次意外的提前“剧透”。
据悉这款手表是一数科技尚未上市的产品CastⅡ,由于公司内部研发设备管控不严,让其产品形态提前曝光(这家公司原定10月召开发布会)。考虑到保持神秘感是科技产品上市前的固有姿态,一数科技官方微博小编也跪求大家不要转发扩散,以免更多曝光,但上千万的话题曝光量基本让他们“低调处理”的初衷破灭,更像是某种甜蜜的烦恼,它已然引发一众网友主动的热议和搜索,更有甚者直接跑到郭京飞微博下面求测评。而这次无心插柳,也不禁令人好奇:这款智能手表缘何得到明星青睐。
这还得从整个可穿戴市场谈起。
回暖期的技术突破
自从2012年谷歌眼镜推开可穿戴市场大门,它就在科技巨头,创业者,资本与媒体的合力围拢之下被寄予厚望,但前两年的低谷期,让诸多同质化严重且定位模糊的新锐厂商遭受重创。
欣喜的是,种种迹象表明,可穿戴市场似乎正处于一个回暖期:2016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达到1.024亿部,比2015年有了显著增长;苹果2017年二季度财报显示,Apple Watch的销售额对比第一季呈上涨状态,在无形中起到了强心剂作用;IDC在报告中也提及,可穿戴市场将在五年内将实现旺盛增长,其中智能手表增长量有望达到一倍以上;还有数据预计,未来2017-2021年,仅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就将达到2.3亿元。
究其本质,科技从业者心知肚明,手机并非人类计算平台的终极形态,而可穿戴大概率上将成为继任者,但如你所知,功能乏味是其整体评价不高的主要原因(Gartner调查了9500名智能手表消费者后得出结果,智能手表的弃置率为 30%),这意味着,经过几年略显吵闹的喧嚣,没有技术沉淀的厂商终将被淘汰,各厂商能否实现技术升级,在底层应用逻辑上完成跃迁,是在可穿戴2.0时代制胜的关键要素。
那么问题是:技术升级的路径是什么?行业共识似乎有两条:其一,深耕于医疗等细分市场;其二,在人机交互上带来颠覆性变革。
先说其一,就像著名投资人王煜全所言,专业医疗级别的可穿戴市场是一片蓝海,因为它可细化为不同领域,譬如心血管疾病监控,糖尿病监控,慢性疼痛管理,睡眠改善,儿童健康监护,它们互相之间没有竞争关系,且每个市场都很大。更重要的是,曾几何时,可穿戴的技术壁垒不高,但一旦进入专业医疗领域,普通消费类可穿戴产品就不能直接参与竞争,这是专业医疗级别产品的机遇。
重点说其二。相较于垂直领域的单点突破,探寻更便捷的交互方式是一条更宽的路,也会为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福祉。
拿智能手表来说,自诞生至今,关于智能手表交互方式的探讨就未平息,其缺少交互感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所有厂商都不甘成为智能手机的第二屏,但受困于狭小的方寸之地,他们的交互逻辑都比较守旧,无论数码表冠,旋转表盘,还是Force Touch,似乎都并未释放智能手表的全部潜力。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若想达到IDC预测的增长率,就必须尽快诞生一种(或多种)更具颠覆性的交互方式。卡耐基梅隆研究人员Harrison就曾说到:“智能手表只能搭配一英寸的屏幕,怎样在没有大屏幕的情况下增强人机交互呢?”
其中一种脑洞大开的答案,就在郭京飞的手臂上:在触控面积上做文章。
事实上,尽管《奔跑吧》的受众大多被Cast Ⅱ外观吸引,但科技圈早有人透露,虚拟显示和虚拟触控两个核心技术,才是其真正引以为傲的地方。简单说,Cast Ⅱ有两个屏幕:一个是物理屏幕,另一个则是可以投射到手臂等外部空间的虚拟可交互屏幕。更科幻的是,Cast Ⅱ还可以对手势精确识别,且能具体识别手持物体。
总之,通过增强手表的交互功能性,Cast Ⅱ彻底摆脱了“手机附属品”的卑微姿态。而它在变得更自由的同时,也开启了一次对未来移动终端形态的探索。
延伸物理屏幕
“其实我们并非一家可穿戴硬件厂商,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虚拟成像,只不过恰巧我们把自己的虚拟成像技术,用智能可穿戴设备来搭载。”接受媒体采访时,一数科技CEO曹腾如是说。
公开资料显示,一数科技由多位曾在索尼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任职的产品和技术人员于2015年创立——那正是可穿戴市场相对暗淡的时期,曹腾带领核心创始团队在创立之初就获得来自海尔的4000万天使投资。2016年初,他们推出了主打投影技术的产品Cast One。
不难理解,当基于物理屏幕的人机交互形式已穷尽想象,将思维切换至虚拟屏幕就再正常不过,而虚拟成像技术的日趋成熟,也为了智能手表带去一种新的可能。早在Cast One腕投系列,一数科技就采用了激光MEMS虚拟显示技术,它拥有超小体积激光投影模组,体积与一元人民币硬币差不多大小,无需对焦就能投放2英寸到60英寸画面,可以投在在墙上,桌面和手臂等不同地方。
不过,虽然Cast One极大延伸了物理屏幕,但它就像一台手腕上的迷你投影机,只有虚拟显示,没有交互,所以在一些业内人士眼中,Cast One更像是一款单点突破的过渡性产品,一数科技自己也决定对其升级迭代,并未大力推向市场。他们知道,只有解决交互,才能对自己和用户有个交待。
于是一年多之后,拜《奔跑吧》和郭京飞所赐,我们提前看到了CastⅡ。它与前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虚拟显示基础上加入了虚拟触控。
心向未来的移动终端
事实上,虚拟触控并非一个新鲜词汇(好莱坞科幻大片早已完成了“市场教育”工作),不少公司都对其心向往之,但这一领域门槛高企:如何提高识别精度,降低延迟时间,精准判断和识别位移,都是亟待解决的关卡。为了突破技术壁垒,一数科技与卡耐基梅隆大学签署了Viband技术授权协议——对一数科技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神助攻”。Viband系统是卡耐基梅隆大学最新开发的技术,它能让智能手表识别更多的用户手势,并通过收集频率识别出用户手上的物体。
你知道,一般智能手表可以知道用户在走路,骑车或者抬手看时间,但在人们的期许中,智能手表的“敏感度”还需加强,最好可以识别更多的用户手势。这并非天方夜谭,理论上只需把传感器的传感精度提高——Viband系统就是这么做的,通过对加速计进行“增压”(增加负荷),让其达到加速计的最高速率4000HZ,从而让它能以超高精度记录下物体移动,感知到极其细微的振动。
具象地说,就是将人类手臂作为传感器的延伸。基于ViBand技术,智能手表可以通过感知手腕的移动,判断佩戴者包括拍手,握拳,打响指等精细化动作。甚至还能识别用户手中拿的是电动牙刷还是吹风机,一数科技表示,在实验室环境下其识别准确率可达 95%,基本具备用于商业落地的资格。而在未来,他们也还将利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不断增加能够识别的动作类型,并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而ViBand技术也被用于CastⅡ上,实现典型手势识别和简单触控操作。事实上,一数科技目前已经实现了桌面触控,并在进行复杂皮肤触控的深度探索:基于红外激光TOF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虚拟显示投射在桌面的智能手表界面,进行更便捷直观的操作,又利用G-sensor超采样技术实现了皮肤输入与触控——要知道,在不少科幻大片里,这几乎是未来的标配。
在我看来,虽然CastⅡ解决了可穿戴设备的“老大难”问题,但与其说这是一款将人机交互提升到新高度的智能手表,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意识形态——一数科技探索下一代移动终端形态的野心。毕竟如前所述,手机只是人类计算平台的中点,不是终点。
当然,公允地讲,虚拟显示+虚拟触控技术的广泛普及仍需时日,也会偶尔伴有质疑声——但他们或许忘记了屏幕技术的上一次革命,在iPhone横空出世前,人们不会想要一部没有实体键盘的手机。
更进一步讲,纵观整个人机交互的历史,一个清晰可见的脉络是:主流计算设备的每次形态改变,必然伴随着人机交互难度下降——就像鼠标和Windows 图形界面之于个人电脑,电容触摸屏和iOS(及安卓)操作系统之于手机——如今当人类试图将整个互联网都戴在手腕上,必然会产生新的对策,而相比物理屏幕,虚拟屏幕看起来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最后想说,对某一新鲜科技品类的判断会随时间的流淌而不同,以智能手表为代表可穿戴设备,正处于科技品类屡见不鲜的“爆火,遇冷和回暖”的发展逻辑里。更重要的是,将虚拟触碰的诞生以及可穿戴短暂的发展史合并来看,很容易让人想到比尔盖茨的经典名言:“我们总是高估在一年或两年中能够做到的,而低估五年或十年中能够做到的。”
在未来,可穿戴设备能够做的,只会越来越多。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