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旷
十年前“百团大战”之后,外卖行业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京东携百亿补贴强势入局,宛如搅局的“鲶鱼”,凭借电商积累的雄厚资本与物流配送优势,高喊品质外卖口号,试图打破固有外卖市场格局。美团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迅速推出反击组合拳,从优化算法、改善骑手规则,到加速闪电仓布局,全面延伸至即时零售领域,誓要捍卫龙头地位。
相较于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深耕多年,构建起庞大且稳固的生态体系,以及京东依托电商资源强势破局,饿了么虽背靠阿里生态,却始终难以找到破局的关键发力点。在这场博弈中,腹背受敌的饿了么,现状或许更糟。
处境并不乐观
在当下的外卖市场,虽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但凭借庞大的消费基数,规模依旧稳步扩张。长期以来,美团与饿了么构建起“两分天下”格局,看似牢不可破,实则随着新势力的介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数。
从业务数据来看,饿了么的处境并不乐观。
阿里巴巴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里,包括饿了么和高德在内的本地生活集团收入169.88亿元,同比增长12%。不过,本地生活集团经调整EBITA 仍亏损 5.96 亿元。
这一数据无情地揭示出,饿了么依旧深陷亏损泥潭,在盈利之路上艰难跋涉。同时,暴露出饿了么虽然背靠阿里生态,本应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在实际运营中,似乎并未将这些资源充分整合利用。
此外,京东外卖携电商资源与雄厚资金强势入局,其以“高端品质 + 自营物流”为卖点,并通过高额补贴吸引用户、商家与骑手,短短时间内便在市场中打响口碑,这对饿了么的市场份额造成了严重冲击。
据交银国际证券的研报,2024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占比为65%,而饿了么占比为33%,其他平台合计占有率仅为2%。从数据来看,仅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就占据了98%的市场份额,但变数很大。
美团作为外卖行业的老牌霸主,在面对竞争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反击能力。其推出的“反内卷”组合拳,从优化算法提升配送效率,到改善骑手规则增强骑手粘性,再到加速闪电仓布局拓展即时零售版图,每一步棋都精准有力,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市场地位。
若饿了么不能迅速找准方向,采取有力措施破局,在美团和京东的持续挤压下,或许将在这场激烈的外卖市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陷入更为艰难的境地。
锚定AI,主动破局
外卖市场竞争加剧,饿了么试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京东美团的冲击。同时,利用AI不断创新和优化运营策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首先,饿了么深化与阿里生态的协同,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即时零售领域的优势。借助阿里在电商、金融、物流等领域的强大资源和优势,饿了么可以加强与淘鲜达、盒马等业务的合作,拓展生鲜、商超等领域的即时零售服务,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饿了么加大在无人配送、智能调度等技术领域的投入,推出更多AI服务,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饿了么在AI 技术应用上已有诸多实际行动。一是,推出“明厨亮灶感知平台”通过AI技术,对视频监控发现的后厨环境异常、不规范操作行为等进行视频图像语义动态识别,以便查漏补缺更好地提升自我管理;二是,面向新商家推出“AI入驻智能助手”,帮助商家简化入驻流程;三是,运用AI技术研发并上线了“全息盾”系统,高效识别品牌侵权、违规商品、虚假门店等风险点。
据悉,饿了么的“全息盾”系统已为超过500个品牌提供主动防控服务,通过“全息盾”系统成功拦截疑似侵权门店21000家。而基于“以图搜图”能力,已帮助平台治理涉嫌“虚假门店”的商户,目前处置超过1000家。
再有,饿了么加强对商家和骑手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流量扶持、AI工具,帮助商家提升经营效益,从而增强生态伙伴的粘性和忠诚度。
在商家方面,饿了么推出“优店腾跃计划”,预计在2025年,面向商家投入超过10亿元,并在费率优惠、专项补贴、专属流量、数字化运营服务和硬件设施以及AI技术能力等多方面,持续加大对商家支持投入。
在骑手方面,饿了么通过公开调度算法与计价算法,保障骑手接单公平与收入公平。未来,借助AI 技术还能进一步优化骑手管理。例如,利用 AI 分析骑手历史接单数据、配送路线等,为骑手规划更合理的工作时间与配送任务,在保障骑手权益的同时,提升整体配送效率。
毫无疑问,饿了么已踏上以AI 破局的征程,接下来能否凭借 AI 这把利剑,在美团与京东的包围圈中突出重围,成功扭转增长承压的困境,需要时间去验证。
新格局呼之欲出
在这场激烈外卖角逐中,三家巨头纷纷亮出差异化底牌,力求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外卖行业“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呼之欲出。
京东以“品质外卖”为利刃切入战场,吃透外卖市场的野心昭然若揭。
从长远来看,京东试图以外卖为流量入口,将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家政等高毛利业务的忠实客户,构建起多元化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体系。然而,京东也面临挑战,其配送网络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拓展任重道远,且与美团庞大的600 万骑手规模相比,达达 120 万骑手的运力略显单薄。
美团手握庞大的用户群体、海量的商家资源以及高效成熟的配送体系,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未来,美团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配送服务的科技含量与竞争力,试图在即时零售领域筑起坚不可摧的“护城河”。但美团也并非高枕无忧,其他平台的竞争与下沉市场的进一步渗透成为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饿了么在美团的长期压制与京东的强势冲击下,虽处境艰难,但AI应用为平台运营与发展注入新动力,并非毫无破局之机。不过,饿了么在配送速度和服务稳定性方面与美团仍存在差距,且在营销策略上缺乏足够的市场声量,如何整合阿里生态资源、提升用户体验与品牌影响力,是其破局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这场外卖大战,已不再是简单的价格战与流量争夺,而是逐渐向价值深耕方向转变。京东、美团、饿了么三家巨头在差异化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竞争,将推动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而市场的最终赢家将是能够持续为用户和商家创造价值,不断提升自身生态整合能力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