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修+不敢修,月薪上万难招新能源技师

新视界作者 互联网那些事 / 砍柴网 / 2025-04-15 23:31
"

来源 / 互联网那些事 

截止到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其中仅2024年新注册的新能源汽车就有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与2023年相比增加382万辆,增长51.49%。

值得一提的是。

和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比,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企业、维修人员储量却不足2万家、不足10万人。

私营修理店如何看待新能源

谈及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杭州某维修公司的老板吴哥向记者坦言,传统汽修从业者在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时候,确实会有一定的“技术迷雾”存在。

“燃油车已经发展这么多年了,发动机、变速箱、电机很多核心技术都是公开的,被研究得很完善,维修有共通之处。”

但当下新能源车企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核心技术并没有对外公开。不像燃油车出现故障后,他们只需要用检测电脑和汽车相连,就能够获取特定的故障代码,为技师提供诊断支持。

反观新能源汽车,私人维修公司不仅没有特定的仪器去获取故障代码、检测数据异常,那些以“电子化、智能化”为主的软硬件故障,也让技师们难以通过肉眼和经验做出诊断或维修方案。

“目前来说,一般是网约车司机来修,或者是新能源车事故类的,这种业务占比不大。新能源‘三电’出现小毛病的情况不多,一般要出问题就直接换了。”“这些业务我们也做不了。”

这一情况也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来到私营维修店,大多是为便捷、低价处理钣金事故等“非核心器件问题”,倘若相关故障涉及智能软件问题或“三电问题”,维修店老板则会主动建议车主前往4S店来规避传统技师面对新能源汽车“不会修、不敢修”的情况。

除此以外。

《2025年汽服店用工现状》也显示,当下80%的汽修店员工主力为80后、90后群体,这些传统技师在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不仅电路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实战经验;门店老板也会因为设备匮乏、担心处理失败影响客户口碑等原因拒绝承接相关业务。

新能源维修技师为何人数稀少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首先是学习成本。

和传统的燃油车型相比,新能源车型的电子器件占比远超机械器件占比。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故障方向会以电子类、通信类故障为主。

排除软件学习门槛,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的维修还会涉及高压安全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均增加了各地维修技师“油改电”的难度。

除此以外,时下新能源品牌众多,不同的产品、产线往往有着不同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在核心技术、维修手册未彻底开放的背景下,鲜有技师会违背“对客户财产安全负责”的职业守则,去盲目拆解维修。

正如重庆某汽车销售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转述的那般。

新能源车企不公开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一般的维修店的也很难获得厂家的维修授权。如果问题涉及“三电”系统故障,传统汽修店往往不会修,也不敢修。长此以往,现存技师们大多没有新能源汽车的维修经验,老板找不到人,也自然不会拓展相关业务线。

在培训端。

虽然市场上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人才的需求持续走高,但各职业院校培养相关人才的规模却仍显不足。况且新能源维修人员不仅要懂得汽车相关知识,还要了解电气原理、设备通讯、电机控制等领域内容并考取相应的证件。以至于“较长的成长周期”进一步放大了市场上各车企、维修店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度。

“我们还是不够快,没想到新能源车爆发这么快。”“从中职、高职到进入岗位,算一算最快也要五六年人才的成长周期。” 谈及新能源维修相关专业现状时,杭州某职业高级中学的校长助理如此说道。

如何堵住新能源技师缺口

厦门某汽车维修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维修技师的招聘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的技师大多来自传统油车维修行业,转型培训周期大约需要两年,且技术难度较高,要求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部分新能源维修工作都会集中在4S店和各地的老牌维修厂。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即使新能源技师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传统维修技师高30%-40%,这份月薪上万的工作仍有较大的人员流动性。使得各企业不得不和技术学校合作,通过“定期输送实习生”的方式来弥补人手不足的窘况。

为尽快扭转新能源维修人才不足的情况。

重庆某技师学院的汽车工程系主任表示,相关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应当尽快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并逐步扩大自身招生规模。另为解决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过快,“教学”和“应用”之间出现内容断层等问题,相关院校也应尽快和车企建立合作关系,用产教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能力、操作经验。

除此以外,某新能源车企的用户服务总监也在采访中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走高,传统汽修店也应当尽早布局相关业务线。至于上文提到的现有技师“新能源维修经验获取困难”等问题,相关行业协会则可以适当引入培训课程,通过开设“转岗、职业内容培训”的方式为其提供技术、经验支持。

而在相关人才储备数量提升后,新能源车企亦可通过“技术考核”等方式下放维修授权,拓展自身的服务渠道。这样不仅能让新能源车型的维修服务更加快捷,为广大新能源车主提供便利;还有益于企业完善自身的售后服务网络,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参考:

湖南日报:新能源车“修车难”如何破解

潮新闻客户端:新能源车维修难吗?业内人士:市场突然火爆,修车人才成长还需周期

台海网:月薪上万仍难招新能源车维修人才 会修“三电”的技术工人成“香饽饽”

科技:新能源技师严重短缺 超7成门店认为未来修车只剩“老头”

分享到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