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由《节点财经》主办的“2025节点增长大会”在北京举行。NEXX集团创始人兼行政总裁 许嘉、科杰科技创始人兼CEO 于洋、当红齐天联合创始人 马子涵、车来了副总裁 魏勇、无限港创始人 马赫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宝问:企业增长的本质”圆桌对话,分享了关于企业增长的本质、中国企业出海及创业的深度思考与实践,贡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对话。
以下为各位圆桌嘉宾的金句:
对话金句
NEXX集团创始人兼行政总裁 许嘉:
01我们公司定位做科技企业,第一个增长点肯定是来自于科技的变革。恰恰现在我们在 AI 创业最好的时机,也是人工智能发挥最大价值的临界点。
02作为一个创新的科技,越是创新的科技,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可能恰恰就会有越大的矛盾。
科杰科技创始人兼CEO 于洋:
01 企业增长的本质是企业的价值,企业在产业里面价值,企业在 toC 客户里面的价值,企业在 toB 的价值。
02很多时候慢就是快,专注于自己的生意本质,专注于价值,找到行业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对应做好相应的需求。
当红齐天联合创始人 马子涵:
01我觉得以我们的创业经验整个历程,对这个话题我抛出的是两点,一个是审时度势,第二个是聚焦。
02我们当时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不是一个短期内就可以像互联网一样人人都可以拥有 VR 眼镜的产品,它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还是要尊重商业的常识,常识很重要,就是这事儿你自己要想它这么能不能赚钱。
车来了副总裁 魏勇:
01企业增长应该是说产品价值、对用户需求满足,再加上内生的东西,你的公司是不是真的是一个体系,一直成长下去,这样保证可持续成长的状态。
02从内生来看,我们现在在要求说研发同学AI自主编程必须超过他自己写代码,他自己贡献代码量不能超过他给公司贡献代码量的50%。
无限港创始人 马赫:
01增长的第一个本质对我来说是信任。只要他信任你,定位明确,增长会自然而然的上来。
02中国企业要在国外多沟通,了解本地对企业的期望是什么,了解它的原则,遵守它的原则或者共同制定原则,基于这个长期去发展。
>>>>>
以下为圆桌嘉宾对话实录(有删减):
➊ NEXX集团创始人及行政总裁 许嘉
1、两个增长点
我们公司定位为科技企业,第一个增长点源于科技变革。当下是AI创业的绝佳时机,也是人工智能发挥最大价值的临界点。利用大模型改造产业,提升自身在大模型及智能体相关系统技术,既能推动公司发展,也能为客户带来利润增长,这是科技层面的增长趋势。
但是,创新科技与传统产业结合存在矛盾,在传统行业的渗透痛苦且缓慢。于是,我们寻找第二个增长点——商业新趋势。目前,中国企业出海是商业界的一大新力量。
针对中国企业出海,我们关注其需求、新商业模式及技术助力方式。许多企业出海后想迅速在全球铺开业务,却不想在全球建立仓库、投入大量自动化经费。我们将AI机器人和系统以服务方式输出,通过全球的智能共享仓库和智能机器人,助力企业以低门槛实现全球布局。
2、物流行业的增长模型
做人工智能时,不能仅认为技术好就该被广泛应用。客户关注点众多,如技术是否靠谱等。拥有好技术的同时,要明确客户当下所需价值,围绕此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商业模式。
与客户交流发现,他们有出海意愿,且希望仓库管理智能化,涵盖软件、硬件,数据与本库相通,体系完备。很多企业出海是因内地竞争激烈,此时若让其再投入大量资金出海并不现实。
我们陪伴适合出海的企业成长,为其提供所需科技技术和解决方案,规划出海落脚点,深化服务。通过与金融机构、资本平台合作,帮助企业解决设备投资问题,满足金融机构对稳定数字合约等数据的需求,构建三方共赢局面。我们公司增长的本质是了解客户创造的价值,深化服务,围绕AI构建大型服务系统。
3、中国企业出海的观察
中国企业出海的形势会加快且具有长期性,是大规模出海的良好趋势。以往出海多关注北美、欧洲等传统发达国家市场,如今全球经济格局巨变,南美洲、非洲、中东等地区变化巨大。这些地区对中国企业十分欢迎,中国以强大的生产力输出高科技且价格亲民的产品,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包括基础建设、电商等领域。
作为出海企业,我们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与当地人沟通时,不仅要表明善意,更要有实际行动和长期规划。例如在中东建立研发团队,将中国同事与海外协同起来,打造真正的国际公司。同时,帮助培训培养当地优秀科研人才,让他们融入产业。以卡塔尔为例,当地人才很难找到我们提供的AI数据相关工作机会,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
➋ 科杰科技创始人兼CEO 于洋
1、增长的本质在于价值体现
企业增长的本质在于企业的价值体现,包括在产业中的价值,以及在toC、toB客户层面的价值。即便短期内产品和服务的客户对象不明确,开展科技研发创新也是对企业未来价值的一种预期。
企业若想实现良好增长,需衡量其在短期内为产业上下游最终客户(toB、toC或to政府)带来的价值,包括价值链的黏性、深入程度和价值大小,这是保证企业长远增长的关键。同时,企业要做好短期与长期业务、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业务的突破。总体而言,企业在周边生态环境中价值的不断增长和重塑,是维持企业增长的核心。
2、科杰科技的增长
科杰科技成立仅5年,属于年轻企业。在这5年里,业务持续大幅增长,在基础软件行业已处于较好位置,业务体量较大,每年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且增长幅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大数据基础平台的IDC报告中,科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五,而前四名的企业发展历程都在十几年到二十年。在湖仓一体先进技术报告中,科杰目前全国市占第一。
在成立公司前,团队就已有十年多的积累。随着行业发展,从泛互联网新经济、零售、消费领域,逐步拓展到金融、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再到央国企数字化转型以及政府项目。
此外,对行业和产业的理解,以及在不同行业中为客户创造价值时的差异化取舍也很重要。很多时候,专注于生意本质和价值,找准行业发展方向并满足相应需求,看似发展慢,实则能实现快速增长。
3、科杰科技服务的客户
科杰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尤其是央企,提供大数据、AI基础软件,以及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AI开发工程与工具,这些共同构成了数据底座。在产业中,它也被称为数据平台、数据湖、数智平台、数据治理平台、湖仓一体,在政府领域则叫数据基础设施。
它是一种位于云平台之上、应用端之下,用于整合、集成、治理、开发和管理各类数据,形成规模化数据AI开发生产体系的软硬件平台,科杰主要提供软件和软件平台。其价值不仅在于先进技术或大型软件,更在于帮助企业解决数据存储、计算和开发的高效性与协作问题,让数据类工作形成体系化模式,如同国家建立公共基础设施一样,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联合开发、生产和发布,创造价值。
➌ 当红齐天联合创始人 马子涵
1、增长的本质在于两点
基于我们的创业历程,对于增长的本质,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审时度势和聚焦。审时度势至关重要,因为一切都在变化,国际形势、技术发展、科技应用、行业动态以及国家政策等都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企业若一成不变,不关注周边变化,就难以找到增长的突破点。
在分析大环境后,还需聚焦于自身核心的产品和业务能力。只有聚焦,才有可能逐步建立起竞争壁垒,深度深耕产品或方向,才有望在行业中成长为头部企业。
2、当红齐天的持续领先
当红齐天成立于2016年,当时在XR赛道全球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功的先例。成立之初,我们根据自身优势和团队评估来确定在行业中的角色和商业模式。
由于创始团队没有互联网基因,不敢盲目烧钱。当时国外很多公司在做VR眼镜或toC的VR内容,但我们判断VR眼镜短期内难以像互联网产品一样普及,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我们尊重商业常识,思考如何盈利。体验后发现VR体验远超普通体验,人们愿意为这种体验支付几十元,而购买几千元的VR眼镜门槛过高。
于是,我们的第一个产品是全球首个位于王府井、面积达5000平米的大型线下VR乐园。这个乐园不仅卖票盈利,还是研发基地,能快速检验内容效果,同时也是展示给政府和合作方的样板间,肩负多种功能。
首战告捷后,我们开始复制这种产品模式,口号是“每个城市有一个”。与传统乐园不同,数字化乐园具有差异化优势,内容可更新、迭代。目前,我们是中国唯一与迪士尼战略合作的VR公司,在上海迪士尼共建了5000平米的西游VR乐园,这也体现了迪士尼对数字化未来趋势的认可。
3、张艺谋的赋能与2025年的规划
张艺谋导演在公司更多的是把控企业文化、创作精神和审美风格,并非参与具体作业。他是个敬业的人,会亲自参与开会。
公司成立时,张导认为VR是影像的终极表现形式,他热衷于科技,坚信VR这种形式未来会革新诸多体验。如今的元宇宙等概念,也凸显了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在各领域不可替代的价值。
对于未来,我们的战略是实现持续增长。一方面,持续拓展线下业务;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和产业链的成熟,以苹果Vision Pro为契机向线上发展。我们开发了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内容,未来可上线到类似苹果VR眼镜的设备中,面向全球用户。
➍ 车来了副总裁 魏勇
1、增长的本质:对外和内生
在我看来,短期增长相对容易,可持续增长则颇具挑战。我们公司已成立十余年,在不同发展阶段,核心竞争力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2021年疫情后,行业和环境变化巨大,公共交通受影响显著,国家政策也快速调整。此后,我们将增长本质和公司核心竞争力分为对外和内生两部分。对外是满足用户需求和实现产品价值,内生则注重体系化建设,关注经营是否健康、业务流程是否清晰、公司成员价值观是否一致。
2、车来了的业务
车来了有toG和toC两端服务。toC端产品形态简单,就是查询公交车到达时间,为用户提供提效价值,最早定位的用户群体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上班族。随着行业环境和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我们不断拓宽用户群体,涵盖老年人、中学生、大学生等。在产品设计上,除了信息查询,还考虑提供更多服务,如情绪价值,同时关注老年人的乘车体验。
在B端,公交行业是民生行业,依赖国家补贴,且目前乘坐公交车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国务院发文允许公交自行定价,同时公交系统在降本增效的情况下仍需保证线路覆盖度。我们致力于帮助交通系统提升效率,例如开展网约打公交车业务,结合城市特点,尝试点到区、区到区的运营模式,提高公交车载客率。
3、未来的增长空间
我们未来增长策略分为两块,一是深耕原有业务,二是寻找第二曲线。在寻找第二曲线方面,我们从三个方向进行思考。
一是基于原有用户人群,即一线二线三线上班族,结合其生活场景探索新的拓展空间。二是结合自身技术驱动的特点,利用技术优势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三是结合行业考虑出海。东南亚公交市场是我们的关注方向,但由于东南亚国家体量较小,与国内市场差异较大,我们在出海拓展上较为谨慎,2025年计划先在几个国家进行试点。
在与AI结合探索第二曲线方面,我们认为企业发展本质在于体系化战略,要打造“铁打的营盘”,降低人员流动的影响。具体从三个维度着手:在产品创新上,结合AI提升效率或优化用户需求满足程度,同时关注原有需求是否会被替代;在内生方面,要求研发同学AI自主编程贡献代码量超过自身编写代码量的50%,并将AI应用到所有岗位,强制提升人效;在经营层面,关注行业需求的替代和升维情况,把握第二曲线变化。
➎ 无限港创始人 马赫
1、一个“被动”的创业者
我常觉得自己是个被动的创业者,经营着两方面业务。一方面是“走进来”,我常与周边企业家交流在中国开企业的难处、国内营商环境等问题。他们建议我去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我开始了解并着手解决。如今,每天都有不少外资企业找我们帮忙,甚至《环球人物》都发文称“创业找马赫”,这源于大家对我们的信任。所以对我来说,增长的首要本质是信任。
另一方面是“走出去”,这同样是被动开展的业务。因为我是外国人,大家觉得我更了解海外,便希望我帮忙拓展海外业务。当在某个业务领域有了明确的市场定位,能切实了解并解决客户问题,客户就会持续找你合作。总之,只要客户信任你,且你的定位清晰,增长自然就会实现。
2、中国创业者的特质
从观察者和用户角度看,我发现中国很多产品起初功能单一,却能精准解决问题。
当产品创新遇到瓶颈时,中国企业往往会从商业模式上寻找突破,比如重新打包产品、在商业各方面进行变革。若商业模式也面临困境,又会寻找新的定位。
国内产品总是在不断尝试扩大规模,在产品、商业模式等方面持续创新。相比之下,外资企业参与创业大赛进入中国后,很多都是在同一产品上持续推进,若市场不佳,就直接关闭公司开展新业务。中国企业则更具韧性,不轻易放弃,不断拓展和创新。
3、中国企业在海外长期增长的挑战
中国企业在海外长期发展,关键要加强沟通。
我以东道国的视角来看,中国产品走向海外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初作为“世界工厂”被外国商人采购,到中国企业主动走出去,再到如今外国主动邀请中国企业合作。现在,外国企业和政府代表来中国,一是为了学习,二是看中中国性价比高的创新点,希望用于解决本国社会经济问题,三是期望中国企业能在当地扎根,这与传统的海外市场拓展有所不同。他们希望中国企业不仅能赚钱,还能解决产能等核心问题。
中国企业在海外要多沟通,了解当地对企业的期望、前提和原则。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有时比较单一,中国企业出海需要清晰地了解这些。谈及创业培训和方法论,我认为更应培养出海原则。中国企业在方法上已经很出色,更重要的是站在他国角度,了解并遵守其原则,甚至共同制定原则,以此为基础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