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进斗金”的WWDC之后,消费电子“赚钱效应”进一步显现?

新视界作者 松果财经 / 砍柴网 / 2024-06-18 15:54
"

5个交易日市值狂飙超3500亿美元,本届苹果公司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应该是世界上最“趁钱”的一场发布会。

与此同时,苹果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也进一步刺激了消费电子产业链上市公司股价。近期,蓝思科技、立讯精密、京东方A、中芯国际、韦尔股份、歌尔股份等AH股消费电子龙头纷纷上涨,本周一延续增势。

这轮行情启自一季度,就眼下来看,或许还将持续下去。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行业复苏,消费电子未来的增量机会又从何而来?

股价大涨背后:时来天地皆同力,行业按下复苏“开关”

2024年是消费电子板块又一个“黄金拐点”。

对此,笔者认为有多个因素利好板块行情:首先是终端消费市场整体向好,手机、平板、PC等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增速回升,行业复苏态势逐渐明朗。

去年下半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了《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政策出台稳消费电子发展。同时,产品端的迭代推动了市场热度的回升。苹果iPhone 15、华为Mate 60、小米14等各品牌旗舰产品系列陆续发布,引领高端市场率先复苏。在中低端用户的换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的背景下,去年第四季度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已呈现增长态势。

转至今年一季度,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态势更是超出了不少分析师预期。23Q4的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数据公布后,不少分析师提出,对于2024年市场表现预期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而随着一季度数据出炉,消费电子市场表现亮眼。根据Canalys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5980万台,同比增长了1.5%,首度迎来了季度同比增长。

与此同时,受益于下游终端表现良好,全年出货量预增,消费电子产业链中上游公司的业绩也在一季度迎来爆发,尤其是龙头亮眼的成绩单拉动了板块增长。

在4月底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纷纷发布一季度财报后,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931494)迎来“V”型反转。据信达证券统计,消费电子板块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22.9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归母净利润134.9亿元,同比增长50%。

图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其中,消费电子零部件龙头是此轮行情的发动机。比如,今年以来,“果链三剑客”中涨幅最大的蓝思科技(年初至今涨幅近30%)。根据财报,2024年第一季度,蓝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54.98亿元,同比增长57.52%,创历年同期新高;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379.02%,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累增超25%。

此外,新能源汽车增长持续,单车消费电子器件价值量持续提升,也是板块复苏的重要动力。

产业政策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今年新能源车行业延续了高增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1.5万辆和2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市场占有率达31.1%。

在此基础上,头部车企打响智驾之争,对消费电子零部件需求越来越高,市场前景可期。比如,今年3月小米汽车SU7正式亮相。信达证券指出,凭借小米自身在智能化、生态协同、粉丝效应与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小米汽车交付有望逐渐放量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

在汽车电子领域布局已久的产业链龙头有望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浪潮。此前,蓝思科技2023年财报就显示,公司全年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9.98亿元,同比增长39.47%。不难看出来自车企的订单将是消费电子龙头的“第二增长曲线”。

值得一提的是,不止汽车,智能化浪潮正在席卷消费电子每个终端领域,智能+硬件也是整个消费电子未来发展的关键词。对此,国开证券提到,展望2024年全年,传统终端在AI赋能下,有望催生更多新需求。

结合种种市场因素来看,消费电子板块在今年一季度复苏之后,正在释放更多增长动力。

远景展望:AI化身催化剂,“安迪-比尔定律”下的换机潮

今年以来,AI正在成为消费电子发展新引擎,AI+硬件是一场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奔赴的科技盛宴。

在供给侧,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创新动力不足是过去几年困扰科技大厂的最大问题。“挤牙膏”式创新备受吐槽的同时,也加大了市场对产业链上市公司前景的质疑。

去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表示,稳行业增长,仍要将着力点集中在扩大有效需求、提升行业供给水平上。

AI,毫无疑问是消费电子供给创新的重要方向,今年来科技大厂动作频频。

· 3月,微软发布两款AI PC,据业内人士指出,蓝思科技为微软AI PC提供了硬件支持,可能向其提供金属件、键盘、玻璃防护屏等零部件。

· 4月,联想将在创新科技大会上公布了“AI for All”战略,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在设备、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 5月,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网站披露,苹果的头显产品Vision Pro已经通过中国的3C认证;6月,WWDC上,苹果揭晓了市场预期已久的AI系统,以及电脑等设备系统的更新,并表示iPhone将接入ChatGPT。

图源:苹果公司

· 6月,三星电子公司表示,将与首尔大学共同成立人工智能(AI)联合研究中心,以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和竞争力。

在消费端,对于AI终端,消费者同样盼之久矣。

AI手机方面,主打AI概念的三星S24新品上市后,打破了三星手机的销售纪录,达到百万销量。 AI PC概念上,2024年第一季度,联想市场份额23%领跑PC市场,同比增长7.8%。

华鑫证券分析师毛正、吕卓阳也在6月的报告中表示,随着今年iPhone换机周期的到来,iPhone 16作为苹果首款AI手机销量预计将达2.35亿部,或创2021年以来最高。

可以预见,随着具备更强AI能力的终端硬件推出,消费电子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换机潮。Counterpoint预测,2027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约40%,出货量有望达5.22亿部;Canalys预测,2027 年出货的电脑中将有60%搭载AI功能。

而在这场科技盛宴中,消费电子产业链中上游企业将成为“隐性的大赢家”。

对于IT的创新,著名的“安迪-比尔定律”对软件和硬件升级换代的关系进行了概括,即新软件总是要比从前的软件耗费更多的硬件资源,以至覆盖了英特尔等硬件公司带来的性能的提升。

反过来看,终端大厂将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其最新产品中,背后是“看不见”的零组件配合升级。除了算力需求大涨导致AI芯片订单增长外,从智能手机到智能穿戴、智能汽车,各类终端产品对其他部件的要求也持续增加。比如,屏幕在AI时代万物皆屏的趋势下应用越来越广,AI终端产品对分辨率、色彩丰富度、对比度、功耗等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展望未来,下游终端市场格局未发生剧变,国内外科技巨头仍然主导消费电子智能化浪潮,消费电子零组件领域龙头企业有望凭借丰富的客户资源和行业know-how沉淀,在AI时代继续乘风破浪。

来源:松果财经

分享到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