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张磊力推鞋王百丽上市,线下大幅关店,增长或面临瓶颈

新视界作者 雷达财经 / 砍柴网 / 2024-03-09 17:27
"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百丽的直营门店关店数量超过1000家。同时,公司的库存状况也不乐观。有市场人士认为,公司还面临增长瓶颈。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

作为创投圈知名大佬,张磊执掌的高瓴资本投过腾讯、京东、去哪儿、蓝月亮等成功案例。这一次,高瓴资本一手操盘的百丽时尚,如今已来到了价值变现的最后环节。

港交所资料显示,近日百丽时尚集团已递交IPO申请,拟于港交所主板上市。百丽时尚的前身为1981年在香港创立的丽华鞋业,曾是中国零售额最大的女鞋零售商。

早在2017年,在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带领下,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被从港交所私有化并退市。高瓴成为控股股东后,对百丽的业务进行了“科技赋能”、转型重组等一系列动作,并在2019年分拆了公司的运动服饰板块滔搏国际上市。

重回大众视野的百丽,业绩明显好转,如果成功重返港交所,有望给240亿(胡润百富榜2023年10月数据)身家的张磊带来不菲收益。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的九个月内,百丽时尚营收为161亿元,净利润达21亿元。不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百丽的直营门店关店数量超过1000家。同时,公司的库存状况也不乐观。有市场人士认为,公司还面临增长瓶颈。

“鞋王”的前世今生

“如果不转型的话,公司只会慢慢死去。”在2016年5月的业绩发布会上, 时任百丽CEO的盛百椒如此感叹。

百丽前身丽华鞋业1981年于香港创立。创始人邓耀1934年出生于香港,50年代开始在鞋厂做学徒,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工厂。改革开放后不久,他将鞋类业务扩展至大陆,然后一步步把企业做大。

1991年,邓耀在深圳成立了百丽鞋业有限公司,同年比他小18岁的盛百椒加入,担任新公司的总经理,并依授权负责百丽品牌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生产销售及品牌运营。

2007年,在二人的推动下,百丽国际在港交所上市。上市之后,百丽开启了多品牌发展战略。

截至2011年底,它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了百丽、思加图等十多个自有品牌。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品牌占据的柜台超过了百货商场半壁江山。

此外,百丽国际的重要业务之一是运动服饰的销售,其代理的运动品牌有NIKE、Adidas、Puma等。

随着不断发展,百丽一度被业界冠以“鞋王”的称号,鼎盛时期市值一度高达1500亿港元,在全国门店超过2万家。

然而,随着电商的崛起,消费渠道的变化和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倚重于线下购物中心渠道的百丽,多年积累的优势不断弱化。

电商转型乏力的百丽,在2012年开始走上下坡路,其净利润仅能达到个位数增长。百丽国际股价在2013年2月达到历史高位后,一路下跌。

2015年,百丽出现了上市九年以来净利润的首次大幅下滑,跌了38%;2016年又下滑了18%。到了2017年,百丽国际净利润已由2015年的47.64亿元下跌至24.03亿元。

彼时,百丽也曾尝试转型。最新披露的申报材料显示,转型要求百丽国际采取一系列转型和创新性举措,但作为上市公司,转型可能会受到公开股票市场的压力影响。

在此背景下,与百丽国际早有渊源的鼎晖、以及高瓴资本向其伸出援手,三者一拍即合。

最终,2017年百丽国际完成私有化,由Hillhouse HHBH及其关联人士、智者创业和SCBL组成的财团私有化,从香港证券交易所退市,私有化市值为531亿港元。

其中,Hillhouse HHBH注册在境外,由高瓴资本控制;智者创业由百丽国际高管控制,SCBL由鼎晖投资控制。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交易完成后,高瓴持股56.81%,成为百丽的第一股东。邓耀和盛百椒家族将持有的股份全部出售,套现超百亿港元。

当时,在外界眼中,传统零售业深受电商和虚拟商城的冲击,对百丽来说前景尤其萧条。

但张磊相信科技能够让这家传统领域公司新生,“我们收购以后,第一步是改变人的思考方式,不要再想它是传统企业。”

高瓴的“科技赋能”

“接盘”百丽国际后,高瓴没有闲着。手握退市后公司控制权的张磊,一步步实施其高科技赋能传统零售业的计划。

在他看来,拥有2万家直营门店线下流量入口的百丽,每日进店人数有600多万,如果以互联网的概念量化,相当于600万DAU(日活跃用户),这放在互联网企业中都能排到前几名。

据悉,为了推动转型,百丽坚持科技赋能、精益化运营、使用数字工具和技术方案,推进全供应链的数字化重塑。

这从滔搏国际分拆上市时的招股书中能窥见一二。其中提交的一个相关案例是:2018年,公司在某家门店安装了智能门店系统后,分析发现女性消费者约占进店消费者的50%, 但女性消费者贡献的收入仅约占门店收入的33%。此外,约70%的消费者从未踏足门店后部的购物区。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该门店增加了女性产品SKU,并进一步改良了门店女性产品区的产品陈列。此后一个月内,该门店女性产品SKU的月销售额较上月增长了将近40%,而全店的同期月销售总额增长了约17%。

百丽的招股书也总结了公司在私有化后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将由零售主导的组织架构转变为品牌主导的组织架构;重新定位若干品牌,优化品牌组合,强调品牌差异化;向线上业务投入大量资源,重视发展社交媒体平台;优化线下门店网络;探索智能制造和规模定制等创新能力。

这些举措的结果是,百丽的线上渠道的收入贡献由退市前的不足7%,增加至去年下半年的27%以上。公司的鞋类门店总数由截至2017年2月28日的1.3万家减少至截至2023年11月30日的7444家。

百丽还坦言,公司私有化财团成员在新零售及技术领域的经验、业务关系及资源,为公司吸引人才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了大力支持。

除了对百丽施展“外科手术”,高瓴还玩了一把分拆上市的戏码。

具体而言,高瓴对百丽按照鞋类和运动服饰代销两大业务分类,并对业务进行重组。其中,将原来分散在百丽不同子公司主体下的运动服饰业务,全部注入了滔搏。

公开资料显示,滔搏不仅是Nike、adidas两大运动品牌巨头在中国内地最大的经销商,还拿下了Reebok、PUMA、KAPPA、CONVERSE等运动品牌的内地经销权。

2019年滔搏上市,市值最高时超过700亿港元,远超百丽国际私有化时的定价。截至2023年8月31日,高瓴、智者创业分别持有滔搏34.89%、20.23%的股份。

虽然目前滔搏市值跌至320亿港元附近,但高瓴通过分红和减持已经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

资料显示,2020年6月,百丽国际减持了滔搏2.7亿股,并套现约29亿港元。

另据WIND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滔搏累计实现净利润182亿港元,累计现金分红112亿港元。

改造后价值几何?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百丽就曾尝试“二进宫”港交所。

当时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财年(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营业收入为217.37亿元,同比增长8.07%;其归母净利润为26.59亿元,同比增长50.36%。

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3.07亿元,同比增长15.86%。

上述营收数据与退市前2016财年(截至2017年2月底)的约417亿元营收相比减半,主要是滔搏运动被分拆的原因。

不过,百丽时尚2022年3月的IPO申报以失效告终。而最新提交的申报资料表明,仅就业绩数据来看,百丽似乎已经完成了“大象转身”。

截至2023年11月30日的九个月,该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营收同比增长12.8%至16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2.7%至21亿元,净利润率达到12.8%,是业绩期内最高水平。

鞋履业务占百丽营收的大部分,2022财年至2024财年前三季度,鞋履业务的收入分别为202.24亿元、165.30亿元、140.21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86.0%、86.0%、87.0%。

在百丽众多鞋履品牌中,BELLE是最畅销的品牌,过往几年中总收入占比约28%。

目前,线下渠道仍占据百丽的绝对优势,占总收入的比重7成以上。但公司的直营门店近年却在持续收缩,国内直营门店从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9388家,下降至2023年11月30日的8361家,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缩减已超1000家。

除此之外,公司存货周转天数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2023年2月28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98.2天、195.7天。

换算下来,公司服装从生产后到卖出去,平均需要6个多月左右的时间。

时隔7年卷土重来,百丽会获得资本市场多少的估值备受关注。不少观点指出,时尚鞋服行业近两年业绩出现回暖,但由于成长有限,估值抬升不大,预计百丽上市后市值与滔搏相当。

截至最新,百丽时尚的股东中,智者创业持股为46.36%,高瓴持股为44.48%,鼎晖投资旗下SCBL持股为9.16%。

如果上市成功,高瓴是长期持有还是套现离场,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但无论如何,张磊的身家有望再上一个台阶。2023胡润百富榜中,其以240亿元财富排名214位。

分享到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