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零售商论
下班高峰地铁上,偶然瞥见邻座青年在绞尽脑汁“凑三张”消除,夸大的魔性音乐节奏虽未听见,但能够隐约“窥视”到青年想要证明自己的胜负欲。
这期出圈的“羊了个羊”小游戏,着实引了一把大火,小游戏活跃度迎来一波史前暴涨,上一次微信小游戏狂欢,大概还停留在2017年的“跳一跳”身上。
一直觉得,对大众的理解会有一种通解,在某个阶段或许某种方式未能奏效,但在下一阶段又步入相似的轨道。例如,从营销思维来看,如今的直播卖货与当年电视广告直播并无太大差异,本质上还是用直播讲述的方式去售卖产品。
在几十年前,这种营销手段一度爆火,之后成为人们鄙夷的对象,跟现在的开屏广告一般,在最精彩的电视剧开始前,需要忍受其絮絮叨叨念半天。
在如今的直播带货体系里,依然是大规模直播展示商品,核心的受众群体,由当年最痛恨这类广告的人群,变成了现在奋而为之买单的人群,所以,普遍的规律是具备普适性,只是阶段环境不一样。
对于人的研究,哲学为其赋予了多层解释,透过不同的解释得出不一样的结果,最终又通往一个终点。大抵人性基本逻辑也是相通的,只是在岔路口会受到不同因素影响。
回到这个游戏身上,其中就涵盖多种顺应人性的系统设计,包括博弈系统、激励机制以及明暗牌设计,似乎推导出群体是可以被系统左右。我们暂且不讨论游戏如何设计、如何营销、如何传播,单纯从它设计的几套系统逻辑以及它如何平衡玩家心理的角度,从而做到“拿捏”玩家。
游戏虽小但五脏俱全,系统平衡、玩法操盘、奖励机制等一系列设计,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透过其中,我们或许可以窥探到一二真知。
01博弈心理
微信小游戏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社交属性,例如17年火爆一时的“跳一跳”小游戏,在朋友圈疯传晒战绩,属于典型由社交驱动的游戏类型,此次的“羊了个羊”也大致遵循相似路径,只是这次,发圈的动机由分享最高战绩转变为吐槽与不甘。
他们的共通点,都是触动用户最底层的情绪价值,从而让更多人去挑战、去试玩、去分享,这便是用了相似路径的不同打法。
在这一层级上,游戏仍然是游戏,只是包含多个属性,包括心理建设、攀比心理以及赌徒心理,共同驱动用户去试玩游戏关卡。
这套游戏出彩在于懂得精准把控情绪价值,不甘的情绪是建立在用户自信情绪身上,每个玩家身上都有一套说服自己下注的自洽逻辑,这套逻辑是基于自己过去的认知以及经验,认为拥有更优于他人或者系统的最优解,可以赢得游戏。
这就好比买基金股票,它的趋势其实就是两种,要么上涨要么下跌,无论场子里面有多少人,有人买了涨就一定有人买了跌,换句话说,有人赢钱就一定有人亏钱,那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去买卖交易,实际在于博弈心理,它同样拥有一套自洽逻辑。
有人买涨,是基于自己操盘的经验(k线、macd指标图研究等),对未来的走势判定;也有人通过场外消息或者政策环境解读,得出涨跌趋势,触发交易按钮。
所以,自我信任以及针对既定目标自己投入的努力过程,都在佐证自己的预测趋势,但大多数是因素,却未必是结果的动因,我们可以通过结果倒推触发的因素,却很难通过既有的因素推导一个确切的结果。
回到这个游戏,大多人都认为自己可以预测可移动的方块,也仅仅基于自己理性思考,对后面步骤筹算,以为能够推导出最佳解,因为其中有明牌,关于明暗牌部分,后面会细说。
说回博弈心理,在赌桌上,大多人认为自己是千万人群幸运压中的那个,这套心理暗示驱动着玩家持续进行游戏,而在屡战屡败再战再败的故事循环中,正向激励机制又给了玩家更多缓冲地带,降低对游戏的厌恶情绪。
道具看上去是给玩家通关选择,实际上是强制诱导,开发者基于广告获利,游戏也就获得稳定的利益三角关系。
在这个系统中,玩家、开发者与广告方,本质上来讲是三方共赢,很多人说作为玩家,游戏的关卡不可能完成,被开发者戏弄或者被欺骗,浪费时间与精力。
但这本就是互联网的底层商业,由平台开发方提供服务,接入广告方投资,玩家玩游戏的同时看了广告,是一个正向的循环,至于其中的价值几何,取决于玩家如何评判时间、精力的价值,若是单纯的休闲娱乐,作为游戏的职能,它已经完成,若是作为通关目标,那它确实有“诈骗”嫌疑。
同时,它也遵循市场逻辑,若游戏并不好玩或者是一个“骗局”游戏,给玩家带来沉没成本,市场自然会对它抛弃,游戏也就完成前半部分商业,而不能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循环。
正如很多人去买彩票,如果人人都不会中,那么就不会再有人去买,相反,大多人会指责它是骗子,当然,究竟有没有人中过,就留给各位自己评判。
总之,无论是游戏也好,商业也罢,只要遵循了市场合理给出的充分自由空间,就存在博弈情况,就会走向可持续与不可持续两端。
回到游戏方,博弈可以是玩家与游戏规则博弈,也可以是玩家现实写照与内心映射博弈,只要博弈的情绪存在,便可以触发大众去尝试、去挑战、去分享(吐槽)。
当然,人对于社会认可度或者说对当下的价值取向,往往是短期的,所以,小游戏们的寿命注定是短暂且无闭环的,在游戏短时间内火爆,迅速完成商业变现,它就已经实现了“羊”的光荣使命。
02激励平衡
如果一款游戏只有阻碍和一眼望到头的故事逻辑线,必然逃脱不了枯燥乏味的定位,也就不能称之为一款优秀的小游戏,所以,游戏必然需要能使玩家向前走的诱饵,这便是激励平衡。
传统类游戏机制,最难平衡的就是游戏时长与用户耐心值,一款游戏,既不能开局一把刀,刀刀出神装,太容易攻克被玩家拿捏,分分钟站上游戏顶峰,拉低游戏平均上限;又不能开局遇大boss,一口吃掉血条,瞬间回到解放前,阻力值过大劝退玩家。
激励平衡代表一款游戏的可玩度,把它放在商业循环中,逻辑仍然成立。假设你与客户交易谈判,产品价格过低显得廉价,并且也拉低品牌好感度,价格过高,吓跑甲方,合作终结。
所以,取得中间平衡点异常重要,例如提供增值服务,以原定不变的价格售卖出去,同时为甲方免费提供产品增值服务,从而达到1+1>2的功效,也满足前面两个条件,这场合作达到有效的激励平衡。
同理,这款游戏里也存在众多激励平衡手段,例如移除、撤回、复活道具,每次分享都可以获得一次技能使用机会,这些激励可以弱化玩家对游戏的厌恶情绪,而不是一旦使用道具,就让玩家付出成本(看广告),等再次想解锁技能时,便需要付出看广告的时间,进而合理化游戏逻辑。
在不甘情绪引导下,玩家“痴迷”于概率论,每一局棋盘都是随机分配,固认为下一局有更加完美的开局、更有把握的胜算。
新开一局再去挑战,相当于给了不限制次数的证明机会,它的逻辑与大多游戏有共通之处,在遇到大boss过不去,或者直接被大boss吃完血条 ,又可以回到最初的地点,带着最初想要证明自己的情绪,沿着最初的方向继续挑战,重开一盘,下局更美。
与传统消消乐机制不太一样,游戏只有第一关与最后一关,这就需要平衡难易程度,保证开盘与结尾结合。
游戏第一关是一个必然通关的关卡,相当于其它游戏的新手村,它既要让你学会怎么玩,又要让你有玩下去的欲望,在这个游戏中,无论你点击哪个图标进入栅栏,最后都能完成第一关目标,注意,这里其实是对用户的心理建设。
进入到第二关卡,由开头容易递进到中途困难,玩家遇到障碍,分享或者观看广告获得道具帮助解困,这是第二层心理建设;再次遇到困难,道具用完,随机开暗牌偶然获得想要的牌,游戏继续,这是第三层心理建设。
为什么一定需要层层心理建设,这是因为在游戏世界里,必须要有信任重构,这层信任是玩家与游戏机制决定的,吸引用户进入游戏,然后在激励平衡中慢慢引出诱饵,在打击玩家的同时,又要让玩家相信这是个可玩游戏。
游戏的难易度有差别,人的落差感也会随着游戏沉浸度大相径庭,巨大的反差,实际是对玩家的挫败,激发其胜负欲。
但这套玩法并不适用于大多数游戏,其它游戏们还是老老实实稳步提升难度,羊了羊游戏只有第一关和最后一关,它不适合“放长线钓大鱼”,所以在游戏设定里,它也没有过多时间让玩家慢慢接受,而是选择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击碎玩家对游戏的传统理解。
偶然的出其不意或能收得奇效,倘若套路用太多,也就沦为俗套。
03明暗牌
这款游戏里,设计最秒的当属“明暗牌”,人对外部的判断往往遵循过往经验、内心认知,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厌恶风险,但又不得不与风险打交道。
在狩猎时代,我们的祖先对于自己的处境会有初步判断,要出去打猎,势必要保证自己的部落或者居住地不会被其它动物破坏,这是明牌;出去打猎是一场冒险行为,是由欲望驱动,他们不知道外面有什么猎物,是否能狩猎到猎物,也不清楚能否活着回来,这便是暗牌。
明牌在于事件的可控可预知,暗牌是基于过往经验,推测出外部具备冒险一搏的胜利果实,两者缺一方都难形成前进的动力。
回到游戏中,在这款游戏里,标签牌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看见下面牌的明牌,但它是被上面牌盖住。
另一种是暗牌,玩家不能预知下面的牌,也不能预测牌桌上还剩什么牌,即便通过计算算出概率性也意义不大,明牌与暗牌构建游戏的激励闭环。
在明牌中,玩家们普遍相信通过自己向前预判能力,可以往前多算几步,将牌消掉,这就好比打桌球,场上所有的球都是明牌,对于技术高超的专业玩家来说,球的位置是可以通过专业杆法,将它们停留在指定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接下来的第二杆、第三杆,甚至于第四杆做出有利预判。
在这个游戏里,明牌代表了当下的绝对掌控力,让玩家潜意识里高估自己能力。
而暗牌有两种作用,它的存在带来其中一种激励,能够在整场游戏当中带来小幅度的多巴胺分泌,对下面牌的不可预测,时时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偶然事件,这些事件正是游戏当中最高效、最有趣的触发因子。
而另一种作用在于,玩家无法判定下面牌是开发者的故意为之,还是偶然事件,设定好隐藏系统,洗脱系统作弊嫌疑,它的存在,很好为开发者设定技术黑盒,由于前面已经有三层心理建设,游戏依然可以逻辑自洽。
理性来看,从游戏方角度,让玩家过关损失并不大,只是需要把控通过人数,营造“高难度”标签,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因为过关的稀缺性,才有那么多玩家热衷于此。
另一层面,暗牌的存在给了相对的冒险主义色彩,事实上,人天生就带有冒险主义色彩,无论其行为有多么规矩、思想有多么保守,在最深处,人都是倾向于冒险,也是以小博大、致死地而后生衍生出的逻辑,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痴迷于赌博。
在赌桌上,都是暗牌,所有都是未知且不可预测,交由概率、交由手气、交由天象决定,即便他们在这盘赌局中惨输,也并不妨碍他们进行下一把赌局,这便是暗牌的诱惑,也是希望的诱惑。
明暗牌也同样代表着我们独立的个体认知,我们知道起点是出生,从呱呱落地接触世界,我们也知道终点是死亡,年老体衰直至消亡,这条共识是我们的明牌,无论富有与贫穷,健康与残疾,美貌与失色,最终都逃脱不了最基本的自然规律。
虽能预知终点,却无法通晓过程,在抵达终点前,你不会知道是怎么抵达的,是在街头巷尾潦倒塌陷最终死亡,还是在子孙绕膝、承载希冀离去,这便是人的暗牌。
暗牌代表机会概率,代表希望,一如你无法精确预测明天的你与今天的你的变化,没有暗牌,一切将惨淡无光。明牌带来掌控力,安牌带来不可确定性,也带来黎明曙光。
正如《肖生克的救赎》里安迪讲的,“希望是个好东西,千万不要失去”。
在游戏、商业、人生的关卡中,任何一场为人设定的场景,都离不开人性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