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火热的在线教育,不是蓝海,而是炼狱!

专栏号作者 紫金财经 / 砍柴网 / 2020-06-28 14:51
"
在线教育的下一程,单单靠砸钱获客,制造漂亮数据,已经远远不够,用心打磨课程,提供精品服务,走差异化路线的精细化运营阶段来临。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你只看到了对在线教育的追捧,没看到在线教育的问题;你以为的蓝海,实际不过是一片烂泥塘!

就在人们认为疫情之下,是线上教育机会的时候,身处这个行业的人们却深刻体会着人间冷暖,甘苦自知。

面对突如起来的疫情,“停课不停学”的口号让一直在线下教育的夹缝中生存的线上教育,在猝不及防间被推上2020年的风口浪尖。

受疫情影响,学校无法上课,不仅新东方、学而思等老牌网校迅速推出线上网课,就连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们也带着“钉钉、腾讯课堂、抖音”顺势而起,快速入局;与线上教育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下教育机构们的“补课黄金档”,变成了生存告急,一片萧条,转型线上成为其不得已而为之的抉择。

而线上也不如想象般的美好,虽然线上授课如火如荼,但“上帝们”并不买单,只是迫于形势委曲求全。“2小时的课程被压缩到25分钟,孩子能接受多少?线上授课无非就是培训机构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疫情结束,还是线下更靠谱。”有家长对紫金财经坚定的表示。

就在这个号称OMO转型(线上线下结合)元年的当下,线下机构发力线上,以及原本就是线上的众多培训机构,家长们真的认可吗?孩子真的能“线上如同线下”吗?那真的是一片蓝海吗?

唯一选择

“老师,我们还有作业吗?”周六一早,刘老师的瑞思英语培训群里就“叮咚”起来,这是6岁的宝球和5岁半的Amy。

刘老师迅速打开电脑,查一查前一天的作业记载,然后柔声回复——

“宝球,本周的学习任务你完成的不错,周末就没有作业了啦,Have a good time!”

“Amy妈妈,宝贝本周得到了15个小奖杯,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您能督促下孩子提升一下自己整句输出的能力。”

……

换下睡衣,穿上外套,走进书房并反锁上门,检查摄像头,测试麦克风……这就是刘老师转型“主播”之后,每次上课前的准备动作,与以往专注于线下备课、制作课件、教学、现场完成作业指导相比,接入云端授课的刘老师这个新晋“主播”的日常变化很大。

疫情发生之前,远程教学、慕课、网络教学、微课等这些在线教育形态,被多用于成人自学或者面向偏远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的手段,而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爆发,则成为在线教育全面铺开的催化剂。

这场疫情改变了教育培训市场的业态和形式,迎来了1.8亿中小学生的线上大迁徙,20多万教育培训机构发力线上,老师们或被动,或主动的当上了“主播”。

这也是众多家长们的要求,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教育支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0.7%。在对未来的普遍焦虑中,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每一位家长心中最在意的事情。

在中小学的常规教学中同样如此,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自2020年2月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截至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根据第三方机构数据,疫情期间教育学习类APP的日活量从平日的8700万上升至1.27亿,涨幅达到46%。

数据大幅增长的背后,是对于学习和赶进度等不及的家长们。“等到正常复课之后再学,是这半年对孩子最大的耽误。线上课效果再不如线下,孩子也可以吸收至少60%,而没有学的孩子,1%都没有学到。而且‘线上效果’怎么样完全取决于你,只要自己想学,想听,线上和线下有何分别?大家要调整和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小学四年级学生刘博瀚(化名)的家长这么说。

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从专家的力挺到家长追捧,让线上教育迅速成为人们的首选,且为当下的唯一选择。

线上教育,它“香”吗?

疫情就是不可抗力,让众多教育机构在生死线上挣扎!

“现在每天一睁眼就在算钱,房租、员工工资、可能出现的学员退费,但收入却几乎为零。”陈栋(化名)是郑州一家儿童艺术线下培训机构的创始人,受疫情影响,他的学校空置了近5个月。

陈栋表示,“原本想着三四月份就能复课了,账面可流动的资金也只能撑到5月份。”每月15日,是他给老师们发工资的日子,面对日渐减少的账面金额,他常常焦虑到难以入眠,“只能反复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

小机构如此,大机构也不能幸免。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就曾表示,如果全部停课退费,新东方也将面临关停风险,七八万老师员工的生计将成为问题。

除了等待,转型线上似乎成了唯一出路。然而转型线上,就真的如讲述的那般美好吗?为什么线上教育如火如荼的时候,很多机构却悄然关闭?

6月22日,5岁的米粒和往常一样打开IPAD,准备和Sara老师及同学们来一场英语的约会,但这次她等到的是关于迪士尼英语中心关闭的一封公开信。

她和妈妈都没有想到,陪伴她两年多的迪士尼英语会以这样的方式say goodbye。“那我还能见到Sara老师吗?她什么时候还能带我们去看艾莎啊?”还不能完全理解“关闭”是什么意思的米粒问妈妈。

事实上,迪士尼英语2月份就已经开始了线上教育的转型,但事实证明,这一次线上教育并没有成为“救世主”。

虽然在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获得了更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在百度发布的搜索大数据中热度一度飙升1891%,但是当在线教育真的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存在的问题更加尖锐的暴露出来,不管是线上教育的从业者,还是家长们都有道不完的“委屈”。

“原本设计的课堂互动难以实现,要把2小时的授课时间缩短到25分钟,我们要重新备课。”瑞思英语的老师IRIS坦言,“以往2个小时课程的准备时间,需要3个小时完成的课前准备,线上25分钟的授课的整个‘磨课’的时间需要到1天左右。”

授课老师在抱怨的同时,家长们也不买账。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方女士,在女儿体验了2次励步英语的线上授课后,提出了退费的要求。“这种形式的线上课不适合小孩子,会影响视力,学校效果也不好,我们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看住电脑前的小孩,没学到东西不说,就该配眼镜了。”

除了上课体验,还有让方女士担心的事:“现在跑路的机构这么多,谁知道哪天就不见了,线下机构,运气好还能去办公地址找一找,线上钱交了,人也找不到,岂不是哭都找不到地方。”

同方女士一样“意见很大”的家长不在少数。“每次网课都要反复进退好几次,动不动就变成了马赛克,而且老师没有授课的经验,只能实行‘灌鸭式教学’,老师只管授课,学习管理和监督完全依靠家长,再这样下去,心脏受不了。”朝阳的吕女士对线上教育的体验尤为不满。

除了用户体验以及担心机构跑路,更让家长心烦的是,教学内容的同质化。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八成家长们表示选择课程时最看重教学质量,选择师资的用户也高达59.3%,毋庸置疑,内容是在线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线上教育师资匮乏且流动性高,优质教师和内容无法留存形成口碑积累,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尽管每个机构在宣传推广的时候都会重点强调自己与其他机构的不同和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大多数平台在产品和功能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在实际的操作中,迫于生存与盈利的压力,不少在线教育机构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营销上。这种被业内认为脱离教育本质的操作,直接导致线上教育优质内容的缺失和产品的高度同质化。

另外,在技术层面,大多数机构方面大多数机构的操作都是利用第三方的平台,将线下授课的老师硬搬上线,只能侧重传输“知识与技能”、其次是讲解“过程与方法”,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难以实现,也并未受到重视,这一点在幼儿及中小学生的教育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除上述因素外,线上教育的主体和授课者资质鱼龙混杂,既有领域内的大家,也有昙花一现的“网红”,令消费者甄别相对困难,而线上教育薄弱的售后服务,也着实让消费者担忧。

下一程,如何走?

早在7年前,市场就已经迎来一次在线教育的风口,2013年,被称为在线教育元年!

当时,全国平均每天新成立的教育公司有2.3家,且多为在线教育平台。2014年,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开始布局在线教育业务,百度高价收购了传课网;腾讯推出了腾讯课堂;网易推出了有道精品课。

2015年,更多资本方进场,为在线教育领域施加了更为肥沃的土壤。艾瑞咨询《2017年度在线平台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在线教育整体市场融资次数达519次,且单次投资额较大。

2016年,经市场验证后,大部分在线教育产品被淘汰出局。之后的两年,资源开始向存活的教育平台倾斜,头部效应明显。直到今年年初疫情来袭,在线教育市场才再度活跃起来。

竞争加剧,这条赛道的拼争更加白热化,营销成本高企成为机构不可承受之重。业内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学而思向腾讯和头条系投放广告的资金高达数亿元,其他头部平台的营销费用也是只多不少。

《2018在线教育趋势报告》指出,2015-2018年绝大多数在线教育企业都在亏损,仅3%的企业实现盈利。盈利,始终是在线教育领域的首要难题。在线教育平台想要盈利,简单粗暴的开收费课程,却对内容质量不加严格把关,终究会耗尽用户对平台的信任。

此外,技术薄弱、服务欠缺、监管不足,线上教育的缺点,会在家长们你来我往的口碑中被无限放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各地复课复学步伐加快,在线教育自然不会再独占行业C位,这又成为在线教育的新问题。

从长期发展来看,教育机构“线下转线上”能否获得成效,流量、补贴都非决定性因素,师资、教育质量、强化与学员的交互性才能让线下机构持续强化用户粘性。毕竟,学生和家长最终只会为优质教育买单。

后续想要用户留存下来,教培机构也需要拿出过硬的教学实力。2016年,腾讯课堂、新东方在线等大平台间开启了名师争夺战。但不久之后,各个平台就意识到名师的能力并不等于平台的能力,平台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特色。之后,各个平台开始模版化包装讲师,将各个讲师的授课流程、内容和风格统一。

建立护城河,差异化打法是关键。一些有远见的在线教育机构已经在亮剑,他们在技术手段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效率,减少学生、老师的负担;学生画像,聚焦学生个性化学习;高效互动,激发学习兴趣等行业痛点之上。

比如,在线教育平台猿辅导旗下的小猿口算,在AI的加持下,使得作业批改率已超过人类教师,网易有道选择智能硬件作为突破口,在2019年在线教育新品发布会上推有道词典笔 2.0、有道云笔、有道口袋打印机出三款智能硬件产品;洋葱数学打造AI互动课;VIPKID利用AI助教进行课堂监控,精准学生画像;成立于2014年的作业帮,则早早开始 “科技+教育+内容”转型……

在线教育的下一程,单单靠砸钱获客,制造漂亮数据,已经远远不够,用心打磨课程,提供精品服务,走差异化路线的精细化运营阶段来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进退之间,发现用户痛点,找出真问题,才是未来脱颖而出的“破题密码”!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