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探索,小牛的初心与野望

专栏号作者 新摘商业评论 / 砍柴网 / 2020-01-19 23:21
"

“我们也只不过是在五年后回过头,才发现原来小牛电动,并不小。”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撰文/柴鱼

几天前,拉斯维加斯刚刚经历了一场CES全球前沿科技的洗礼。

这场洗礼中,中国军团表现比往年要强势得多。大疆带来了地面摄像系统灵眸和如影系列产品,试图证明自己在全球飞行影像系统的地位;TCL秀出了新一代MINI-LED技术,被点评成可能压死OLED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加、海信等国产手机品牌纷纷出击,在人际智能交互、水墨屏阅读等方面展示了相关成果。

但最让人意难平的,是小牛电动上演的现实版速度与激情。

五年探索,小牛的初心与野望

三年前有人曾发表评论说,造车,小牛是外行,它比不了摩托车企业,卖车,它也打不过电动车企业。它与传统交通工具制造行业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三年后,小牛带着新产品RQi与TQi,首次走上了云集无数创新者与充满突破性技术的科技盛典CES的舞台,前者作为小牛的第一款5G跨骑电动摩托车,被赋予了极致性能与5G等科技的应用,而后者实现了L2级自动驾驶,并且续航里程达到了200km。

质疑小牛的人不得不开始承认,小牛的确是一个先行颠覆者。

先行者,就是能在一片漆黑中看见北极星的人。在CES上,小牛电动在产品之外提出了未来十年应该实现的“个人自动驾驶城市出行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成为了未来城市智慧出行的新构想。

小牛让全球看到,中国智造正在成为全球难题的献策者以及解决方案的执行者,而它,也成为了第一家登上CES舞台的国产电动车品牌。

第一次登上CES的“牛”

出行,如今几乎是全球企业都在关注的领域,汽车,正在从出行工具变成智能电子产品,而有着两轮特斯拉外号的小牛登上CES是必然,也是大势所趋。

从2015年开始,CES就已经开始车展化,那时索尼收购了比利时的一家测距影像传感技术公司,计划布局自动驾驶。

到今年的CES上,拜腾展示了带有48英寸屏幕的量产车型M-Byte,三星推出内置八个显示器及八个摄像头的Digital Cockpit 2020数字版驾驶舱,此外还有腾讯、亚马逊等一众互联网巨头对汽车互联网下了手,而索尼则正式宣布入局自动驾驶。

大趋势之外,是小牛自身技术与智造基因的沉淀。

对于小牛本身而言,其对研发的投入一直以来普遍高于行业上市公司,根据2018年中报,小牛拥有176项专利,85项注册商标,从行业角度来看,其除了2017年研发占收入比值为5.6%外,前后两年这个比例都在10%左右浮动,相比同行业投入较高,所以也比同行业看得更远。

当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交通拥堵,个人出行如今面临三个困局。第一,家用汽车增多,个人出行使用该出行方式会大大浪费资源,第二,不定点出行会让公共交通显得更加不便,第三,短途出行难以找到最佳的交通方式。

近几年大力建设智慧城市,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城市病”,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说过,对城市影响最大的不光是建筑物,还有交通出行方式。

未来出行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对出行行业的重塑,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但要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要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从共享出行到智慧交通,借助感知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大量交通出行数据能够在短时间内汇集整理,并提供有价值的信号决策,不断推动交通的数字化水平。

CES上其提出的未来十年出行解决方案,就是以自动驾驶为基础的个人城市出行网络,即用户通过手机预约一台自动驾驶的个人出行工具,从路线设定到车辆驾驶,无需任何操作就可以快速抵达目的地,实现出行需求与出行工具的高效连接。

这种连接背后,是其通过车辆智能化、云端数据整合、移动服务创新,构建起的NIU IoT,同时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小牛搭建的交通网络平台NIU FLEET能实现车辆、电池群的跨区域管理,以及具有定制化、精细化、高效率的特点,一切管理只需要一个网页就能实现。

可以想象,以RQi和TQi为代表的5G个人出行工具不仅可能成为解决“城市病”的最佳方案,还很有可能实现驾驶与生活在时间上的完美对接。比如与智能家居实物相联,把衣食住行四个真正结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智慧生活,你行驶在路上时5G会全程跟踪你的路线,进行时间上的预判后去开启空调等家居设备。

当然,能为个人出行领域带来改变的,一定远远不止小牛电动,也不只是它在CES上带来的RQi或TQi。虽然小牛迈出了第一步,是未来十年方案提出者与解决践行者,但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才能有的未来。而NIU IoT 、NIU FLEET以及自动驾驶三轮电动摩托车TQi则会成为个人自动驾驶城市出行解决方案的底层支撑。

五年探索,小牛的初心与野望

这才是故事开头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CES的亮相是这五年来小牛专注城市出行领域在科技与设计上的深耕成果。

2014年被视作国内电动车行业的低谷,市场趋于饱和,长期持续的价格战与缺少创新变化的产品让行业发展陷入停滞。这个时候,带着国内智能锂电电动车新品类的小牛横空出世,鲶鱼,是它刚入场时被冠以的称呼。

其第一款电动车N1在京东众筹,15天就实现了7200万的奇迹,达到彼时国内众筹史上的最高金额;电动M1、U1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是有且仅有的两款获得德国红点、德国IF、美国IDEA、中国红星、日本G-Mark、台湾Golden pin以及香港DFA全球7项最主要设计奖项大满贯的出行产品。

而小牛一直高喊的锂电革命,在去年也终于把“新国标”喊了出来。

中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2017年的时候全国虽然仅卖了70万台锂电车,但中坚力量却只有小牛。新国标出台后小牛电动发布了轻量产品UM,去年还发布了US以及U+等针对新国标定制的新产品,当然,这也是国内头部两轮电动车企业里,最早出现的一批国标车。

如今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锂电池已经成为电动车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就像在铅酸时代引领行业的雅迪一样,今天以锂电池为主旋律的小牛电动,同样代表了行业趋势,并走在行业前端。等雅迪等传统对手在锂电池领域回过神来追赶的时候,才发现到了今天小牛在锂电池领域已经独占鳌头,霸占了26%的市场份额。

电动品牌开创与突围的同时,小牛把用户放在了第一位,用做手机的方式去做电动车。

2008年,比尔·盖茨最后一次在CES上发表演讲时曾提出下一个数字十年的重点——将人们联系在一起,以用户为中心。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对企业存在目的的定义也是,创造并留住顾客。

如同小米的米粉围成其自身品牌的护城河一样,小牛也拥有自己忠实的“牛油”,米粉与牛油的另一个名字是2018年最炙手可热的商业概念之一“超级用户”。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认为,超级用户思维是从内向外扩张的新用户获取,到向内而生的已有用户关系深度运营。

于是2018年小牛电动开始做周边产品NIU POWER,一方面围绕车骑行、车尾箱、靠背、手机支架等,另一面则围绕生活方式,比如T恤、杯子、钥匙链、帆布袋、鸭舌帽等。虽然做的时间短,但是小牛电动的周边产品、服务在2018年大约占了其销售额的7.2%。不过,小牛电动觉得这个数字还不够,毕竟哈雷周边产品占销售额的数字高达16%,它想成为第二个哈雷。

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也为品牌镀了一层保护色。

与传统电动车相比,小牛电动嵌入了智能中枢ECU,通过遍布车内的传感器以及NIU CLOUD智能云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为用户带来智能骑行体验,而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小牛电动全球累计销售超过96万台智能两轮电动车,正是这些庞大的出行数据为小牛电动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和改进能量。

就像阿里王坚说的,互联网是汽车智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数据会成为第二个引擎。用户数据反馈让小牛电动开发巡航控制与光感大灯等新功能,反过来这种反馈得到解决应用的举动,也加深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与情感。

五年探索,小牛的初心与野望

打破魔咒,重估野望

毫无疑问,如今,小牛电动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新国标之下,电动车的高消费正在被唤醒。

根据ZDC互联网消息调研中心的调研报告,对比2017年的数据不难发现,电动车市场2K以下区间的用户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用户关注度较高的2K-3K区间占比出现了明显下降,反而3K-5K甚至5K以上价格区间的用户占比出现了明显增加。

按照车型来看,消费者对于铅酸车型的价格认知依旧停留在2000元左右的价格区间,然而对于锂电池车型,消费者普遍拥有更高的价格宽容度,超过三成用户的心理价格已经超过4000元。此外,Z时代、80、90后崛起的时候,购车者的年龄也开始逐渐换代,以小牛电动为首的电动车新势力正在迅速占领年轻人市场。

此前小牛登陆纳斯达克的时候,受整个资本大环境影响股价破发让人心有余悸,与此同时其盈利问题也如同魔咒一样如影随形。

但太阳总会为牛人们升起,在其自身深耕以及高消费觉醒与Z世代等大消费市场环境作用下,用实力打破了身上的魔咒。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小牛电动智能两轮电动车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3.5%,实现收入6.55亿元,同比增长32.7%,而这是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尽管去年国内电动市场在新国标下进入了过渡期,行业普遍面临转型发展的阵痛,但通过对未来的预测和产品的持续创新,小牛电动也逐步跨入稳定盈利阶段。

另外,这当中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战略是其全球化的布局。

走出去,走到国际,几乎是每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而出行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全球化浪潮汇总,最为瞩目的赛道。滴滴、ofo与摩拜都曾先后进军海外,作为出行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小牛电动选择进军全球化市场是意料之中。

2016年小牛正式进入欧洲市场,没错,不是近几年大热的东南亚,而是德国。关键是,欧洲对电动车环保、品质等方面极其看重,而小牛偏偏啃下了这块骨头,并且从德国一直开到了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又从欧洲进击到了美洲,再逐渐扩大到东南亚市场。

2018年6月份,其在欧洲中端电动车市场已有1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如今小牛电动已经进入了全球36个国家,海外营收总额达到了总营收的17%。

全球化很简单,成功的全球化很难,但小牛电动却做到了。

我们也只不过是在五年后回过头,才发现原来小牛电动,并不小。

分享到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