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舞→对舞→群舞,阿里领舞万亿IoT派对

专栏号作者 财经故事会 / 砍柴网 / 2020-01-06 11:48
"

以平台谋局,以开放谋大,以赋能谋久,以技术谋快,在这场不大不小的业务架构调整背后,阿里正在成为中国IoT领域最大的正向变量之一。

来源 / 财经故事会 

文/陈纪英

版面/大海

在阿里,稳定是例外,变化是常态。

新年伊始,又有新动向,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天猫精灵业务升级为独立事业部,交棒于阿里云IoT负责人库伟;天猫精灵原业务负责人陈丽娟(浅雪)带领人工智能实验室其余业务,加入阿里云智能。

在天猫精灵上位、操盘手交棒背后,阿里IoT战略的阳谋也呼之欲出—— 原本并道而行的企业市场和消费市场,书同文车同轨。

通过To B、To C板块的融合共振,阿里正以全新姿态跃入万亿IoT蓝海。

1

阿里云B端打头,天猫精灵C端上位

智能硬件产业链的成熟,以及5G战略的落地应用,引发了从“人联网”到“物联网”的大迁徙。

随着5G商业部署逐步落地,一张全球最大的5G商用网络,正在显山露水。在高网速、低延迟、广覆盖的5G派对上,IoT的狂欢热舞同步开场。

美国咨询机构OvumIoTPractice的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联网的IoT设备有望达到230亿台,IoT的营收规模将会同步跃升到8600亿美元。

增速惊人,前景辽阔,互联网巨头、手机厂商、传统家电创业公司,都已激流勇进,跳入蓝海。

在硬件领域,小米先人一步,以百亿重金布局“手机+AIoT”双赛道;紧跟其后的华为,虽然晚来一步,但是借力研发优势,在IoT芯片等底层赛道上,马步扎得很稳。

在互联网巨头里,阿里是布局IoT的先行者。早在2016年,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的张勇就抛出了论断——下一个增长引擎一定是IoT。

2018年3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全面进军IoT,IoT开始升级为阿里巴巴的集团战略。

在IoT赛道里,阿里一直是两条线并行,企业级市场的重担交棒于阿里云智能IoT事业部,领衔人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IoT事业部总裁库伟;而浅雪操盘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更多精力聚焦于消费级市场。

通过三四年深耕,阿里IoT在B、C两端都走到了前列。

成立于2016年的阿里云智能IoT,聚焦于物联网技术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的搭建。三年深耕之后,阿里云智能IoT已经构建了覆盖云、管、边、端的IoT基础架构,广泛服务于智能城市、智慧消防、智能园区、智能制造、智能生活、智能地产等领域。

企业服务市场衔枚疾走的同时,浅雪引领的To C市场,也登高望远。

IDC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1-11月,中国市场智能音箱累计销量为3629万台,阿里巴巴则以1258万台销量夺冠,稳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在智能硬件的硬服务和内容消费的软服务上,双双占据鳌头。

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入口,智能音箱除了看销量,更要看其连接数量。从数据来看,天猫精灵成为了撬动IoT大繁荣的黄金支点。

截至目前,天猫精灵可连接的设备总数达到2.35亿,覆盖20多个行业、60多个消费品类,合作品牌近千家,连接的品类数、平台数、型号数、品牌数都做到了业内第一。

不止连接,还对外赋能,天猫精灵堪比智能制造行业的“造星工厂”,助力制造企业以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快速登陆IoT快车。

过去一年,天猫精灵联盟已经孵化出近100个智能新物种,仅为2019年天猫双11定制发布的智能新品就有50余款,以点带面,带动IoT行业汹涌澎拜的浪涌之势。

作为阿里IoT和家庭战略的“棋眼”,天猫精灵还从0到1反哺电商生态。今年双11,天猫精灵的语音购物服务了超过500万剁手党,最终有105万笔订单交易成功。

在前期,B、C并道而行,是现实选择,阿里的IoT战略需要战术性探路、试错,此外,企业市场和消费市场的运营逻辑不同,试水阶段各自聚焦,也能更快穿透市场。

2

B、C并道,构建IoT闭环生态

这场调整乍一看有点出人意料,浅雪和库伟也各自变道。

浅雪加入阿里云智能后,负责产品解决方案和大网站事业部,推动并建立云智能to B产品体系,从消费市场转道企业市场。而原本聚焦于To B赛道的库伟,则接手了浅雪过去操盘的一摊子2C业务。

其实,在阿里,老人做新业务、新人做老业务,类似的调兵遣将实乃常态。这既是为老业务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是把人才不断抛入一个个新战场,倒逼其一次次从0出发,淬炼成长。

而从业务层面看,IoT领域实现B、C协同,首先是合并了同类项。

比如,阿里云的工业大脑,推动中国制造升级转型为中国智造;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也在向B端赋能,合作范围覆盖浙江慈溪电暖风扇产业带、广东中山照明产业带、福建福安按摩仪产业带,等等。

双方赋能合作的行业和企业,多有交叉和重叠,两块业务协同之后,可以力出一孔,最终提升阿里云IoT整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体验。

此外,To B、To C板块,也有分处产业链上下游的承接关系,任何To B的服务,归根结底要待C端消费者来检验。比如,阿里云智能服务于智慧地产行业,但服务是否到位,终归还是业主说了算。而C端的智能需求和消费升级,也要通过B端供给侧的智能化转型来满足。

B、C两个板块协同融合后,阿里的IoT布局贯通了供需两端和产业链的上下游,得以构建起IoT生态的闭环。

在IoT行业探路三年之后,库伟发现,物联网领域最大的痛点之一,就是过于碎片化。几十人的团队开发一款 APP,如果一夜爆棚,可以轻松触达全球;物联网的应用链条却很漫长,嵌入、APP、终端,前后至少历经23个环节。

要疗愈碎片化的痛点,要打破孤岛效应,让设备连接起来,让算力流动起来,让多端能力实现融合,亟需构建贯通于B、C两端的IoT闭环生态,这就是阿里IoT架构调整之于全行业的价值。

此外,此次的组织架构升级,也是对阿里巴巴集团主航向的靠拢。张勇接任马云成为掌舵人之后,给阿里确定的新定位是商业操作系统,这套系统的技术底层,就是“数智化”的基础设施。

操作系统的一大特点就是融合,BU之间边界坍塌,业务场景高度协同,数据自由流动循环,前中后台快速响应,过去,阿里IoT的布局中,企业市场和消费市场分道而行,协同性欠缺。两者融合之后,系统协同效应更强,可以为商业操作系统打造更坚实的数智化基础。

总之,这场棋至中局的组织架构调整,看似有些意外,实际却在情理之中,在内部,既符合阿里组织体系建设的一贯调性,也与其商业操作系统的定位保持同轨,在外部,则与IoT浪奔浪流的大潮同频共振。

3

远航万亿蓝海,阿里IoT的胜负手

一个规模万亿的蓝海,下海者摩肩接踵,阿里布局IoT赛道的胜负手在哪里?

第一重底气来源于其多强并举的完善布局。

IoT大繁荣,是对计算能力和数智技术等的硬核考验,而阿里云恰是中国云计算领域的全优学霸。

全球知名调研机构Canalys的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在中国云计算市场,阿里云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整体增长57.9%,市场份额占45%,牢牢占据中国第一、全球前三的位置。

天猫精灵在智能音箱领域也是一路领先。作为各自领域的龙头,两者强强联合,同频共振,互为增量。

如今,阿里IoT的战略布局,已经全链路覆盖了云、管、边、端,而且软硬兼施,多强并举,纵观全行业,布局如此完善的并不多见。

第二重底气,来源于阿里IoT的开放性。

开放,是阿里的基因,这一惯性延续到了IoT领域。

早在阿里云IoT组建之时,就确立了使命——提供开放、普惠的IoT连接平台;提供强大的AI能力;实现云、管、边、端一体的大协同。

定位于平台,锚定基础设施建设,意味着除了智能音箱之外,阿里在智能硬件领域并不准备广泛布局,不与硬件企业竞争,与其互补共赢,只有朋友,没有敌手,这意味着阿里的IoT平台,能够广泛接入所有品牌的智能终端。而互联互通,正是IoT生态大繁荣的必要前提。

看似主攻消费者市场的天猫精灵,也在谋求跨产业、跨行业的合作共赢。比如,天猫摄像头行业头部品牌80%都已接入天猫精灵,在家庭看护、管家服务、快递到家服务等场景领域上,碰撞出许多有益用户生活的火花。

反观手机企业,当其切入智能硬件领域时,和其他手机厂商、传统家电等企业,构成了竞争关系,双方互相防备,互联互通的意愿并不强,其IoT生态中,设备连接的广度、密度、深度都受限制。

在内部,阿里IoT的B、C布局从各自独舞到牵手共舞之后,在外部,开放的阿里IoT将会带领全行业澎湃群舞。

阿里领航万亿IoT蓝海的第三重底气,要借势于阿里经济体的生态效应。

一个典型的企业客户,在得到了阿里云、天猫精灵的技术赋能之后,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产品得以智能化升级,与此同时,这些智能化产品可以登陆阿里的新零售平台,实现产品升级的溢价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比如,科沃斯与天猫精灵在智能IOT领域进行深度定制合作后,全年与天猫精灵联合开发4款新品,1-11月销售58万台,占科沃斯整体销量的52%;2019年双11全天,每卖出一台天猫精灵,就带动约10台智能定制产品的销售,天猫精灵合作定制的41项产品成为行业第一;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以平台谋局,以开放谋大,以赋能谋久,以技术谋快,在这场不大不小的业务架构调整背后,阿里正在成为中国IoT领域最大的正向变量。

分享到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