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富郭广昌的新“买卖”

专栏号作者 虎符财经 / 砍柴网 / 2019-08-14 01:31
"

科技自媒体 / 虎符财经 

导语:郭广昌曾说复星医药要做医疗界的华为,但纵观复星医疗的发展历程,内生增长欠佳,主要靠并购做大业绩,如何对标华为?

1.png

2018年4月22日的全球化论坛上,“中国巴菲特”郭广昌在谈到为什么要全球化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那个阶段的时候,人家已经来了,世界上最好的球员已经在中国踢球,如果你不能到全球去踢球,没有整合能力,没法跟人家玩,所以全球化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选择。”

面对急速变化的经济环境,郭广昌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做产业整合者。

事实也是如此,纵观复星成长路径,通过并购式整合,迅速将产业扩展至医药、地产、信息、物流、钢铁、零售、文旅、证券等领域,连带郭广昌财富水涨船高,2018年入围《2018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26位,身价高达465.8亿元,一跃成为上海首富。

2.png

而在众多业务板块中,旗下医疗健康板块一骑绝尘,常年在全球各地买买买,复宏汉霖、印度Gland Pharma、法国Tridem Pharma、瑞典Breas,都是以这种方式被复星医药收入囊中。

不过,最近的复星医药似乎有点反其道而行之,竟然要将好不容易收来的主打高端医疗市场的和睦家出售。

曾经的“宠妃”,如今的“弃子”?

7月30日晚,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拟向NF Unicorn Acquisition L.P.及其控股股东New Frontier Corporation(纽交所上市公司新风天域)转让所持有的全部和睦家的股份。

3.png

消息一出,市场哗然。

和睦家在中国私立中高端医疗市场几乎是一块金字招牌。2009年,因看好这块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复星医药展开对和睦家的“追求”,经过与凯雷、春华资本等大佬的艰苦较量后,最终在2014年成为美中互利(和睦家的母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4.png

对于二者的牵手,当时和睦家创始人李碧菁女士表示,“郭广昌很爱惜我们的品牌,他们希望将来和睦家这个平台是个百年老店。”颇有一种心心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

可惜这种“两情相悦”的感情并未持续下去,缘何?

公开资料显示,和睦家虽然头顶高端招牌,但并不赚钱。

据此次复星医药的资产出售公告披露,2018年和睦家总营收约人民币20.6亿元,亏损约1.8亿元,2019年1-5月亏损8900万元;另据复星医药今年3月份发布的2018年财报显示,“联营企业和睦家因为业务扩张,经营亏损有所扩大”,明确将和睦家的亏损与几个创新医药的研发投入列为主要的亏损源。

5.png

也有媒体报道,复星一直希望能借助和睦家资源打通互联网医疗及金融保险这上下游两端,快速形成生态运转,而这一理念与和睦家创始人李碧菁及其运营团队的企业发展思路相左。

究竟是哪种原因作梗,复星并未表明。

但郭广昌在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复星在财务上的战略非常明确,要成为(信用评级达到)投资级的公司,不断完善财务指标。稳健、发展,这是复星追求的两个主题。”

此次出售和睦家,复星医药不仅能在较大程度上修复不太美观的财务报表,减轻盈利压力,而且可以提前锁定一笔可观的固定收益,获得约16.47亿元投资收益入帐。

这对一向长袖善舞的郭广昌而言,是笔好买卖,也符合复星医药一贯的风格,卖了不赚钱的标的,追求更好的目标。

盈利压力增大,评级被下调至“跑输大盘”

作为复星集团的发家板块,复星医药快速增长的业绩曾为集团财务报表增色不少。

历史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7年,复星医药净利润连续7年高速增长,至2017年首次突破30亿元,达到31.24亿元。

不过,这种状况在2018年嘎然而止。2018年,复星医药共实现营收249.18亿元,同比增长34.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3.33%,为27.08亿元,扣非净利润20.90元,同比下降10.92%。

缘何增收不增利?

复星医药财报解释称,主要系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减少1.6亿元,经常性损益的下降主要受创新研发和业务布局的投入上升,部分参股企业亏损,利息费用增加,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列支股份支付费用,控股子公司奥鸿药业利润减少以及报告期内对控股子公司Breas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人民币8,000万元等因素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卖资产的收益少了,买来的亏损或业绩不达标导致商誉暴雷吞噬净利润,另外加上利息费用、股权支付等费用都上涨了。

除了上述因素,虎符财经查阅财报发现,报告期内复星医药销售费用激增,从去年的57.91亿元增加26.97亿元至84.88亿元,增幅46.58%,占营收比例高达34%。其中,市场费用66.23亿元,较上年的41.67亿元增加24.56亿元,增幅为58.94%。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报告期内复星医药提高了研发支出资本化率,其比率从去年的33%提到了40.98%,金额为10.27亿元。

一般而言,如果实力足够“自信”,企业是不屑于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比如华为、恒瑞医药,2018年恒瑞医药就豪气到将26.7亿元全部计入费用。

6.png

图源:复星医药2018年财报

说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复星医药为什么要出售和睦家了,业绩压力是摆在眼前的现实。

至于外界怎么看这笔交易,里昂证券认为一次性收益不会消除其对该公司基本业务的担忧,尤其是仿制药减价的压力,评级由“沽售”调整至“跑输大市”。

对于复星医药的发展,郭广昌曾宣称要“对标”华为,有些打脸。

医药界“PE”,拿什么“对标”?

“买买买”的路上,郭广昌不停歇。

7月10日,复星医药又发布了一起收购事项,这次的目标为GSK苏州工厂,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重庆药友制药拟受让葛兰素史克(下称GSK)制药(苏州)有限公司100%股权。

为何热衷于收购,这或许和郭广昌的经历有关。

复星医药起家时,由于“五剑客”中三个人毕业于遗传工程学,做生物制药有天然的优势,学哲学的郭广昌本人其实对生物制药不甚了解,但他从房地产、咨询行业摸索出了一套市场经验,用在建立医药销售网络上,并很快赚到了复星的第一个1亿元。

1998年复星医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郭广昌开始认识到资本市场魅力无穷,逐渐走上了一条产业与资本对接的路。

Wind数据显示,近年来,复星医药实施了大量投资及并购,2017年以来,相继发起对斯迈康65%股权、Tridem Pharma 100%股权、汉霖生技69.25%股权、深圳恒生医院60%股权、禅城医院、迪会信医疗、BNI、力思特制药97.83%股权等公司收购,涉及金额约50亿元。

依赖收购式扩张,投资收益日渐成为复星医药的主要利润来源,2018年年报,其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64%,这和华为、恒瑞、石药等力主创新的公司是截然不同的,更像一家医药界的“PE”。

与此同时,复星医药的资产及商誉迅速膨胀,截至2018年,公司资产705亿元,负债率达到52.39%,因收购带来的商誉88.54亿元,占净资产比例超26%,商誉减值风险骤增。

众所周知,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强大的研发能力,而复星业绩增长主要依靠频繁收购整合子公司,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就表示:“复星医药虽然是一家‘医药公司’,但却行‘投资公司’之实,说明它本质上就是一家投资公司。

试问郭广昌,拿什么和华为“对标”?

- END -

作者:卓尔

来源:虎符财经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