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之王”换帅,郭台铭丢下烂摊子走人?

专栏号作者 沈氏三公子 / 砍柴网 / 2019-06-23 23:43
"
人生很长,关键就那么几步。

科技自媒体 / 沈氏三公子

近日,全球代工之王鸿海科技集团召开股东大会,郭台铭在最后一次以董事长身份出席股东会后正式宣布告别自己相伴了近半个世纪的公司。

俗话说,人生很长,关键就那么几步。郭台铭从一家航运公司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最终华丽变身为一代代工霸主,或许就在于他押对了最重要的一次。

从一文不名到"代工之王"

今天,鸿海科技集团是全球3C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跨国企业集团之一,旗下公司不仅在上海、台湾、香港、伦敦等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更囊括了当前台湾最大的企业、大中华地区最大出口商、福布斯及财富500强及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龙头等头衔。

不过,在46年前,鸿海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新生儿。

1973年2月,23岁的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今天鸿海的前身----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鸿海塑料主要生产塑料产品,由于未达预期,合作伙伴不到一年时间便决定退出,只剩下郭台铭一人独自苦苦坚持。

彼时,台湾地区刚刚兴起黑白电视机,郭台铭选择从黑白电视机的塑料按钮做起,生产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左右和15名员工。

苦心耕耘了近十年,1982年,鸿海塑料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开始涉足计算机线缆等领域,到了1985年,鸿海才正式创立当今名震天下的自有品牌FOXCONN。

奋斗了十几年后,郭台铭的最佳成绩也只是跨入台湾制造业1000大的大门,真正为鸿海带来革命性转折的则是那个进军大陆的决定。

1988年,时年38岁的郭台铭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座内地工厂,成立了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此时距这个小渔村变身深圳特区仅八年时间,整片土地虽然充满活力,但依然处于百废待兴的蛮荒状态。

谁也没有想到,这看似一小步却成为鸿海集团发展史上的一大步,帮助郭台铭成功谱写出新篇章。

在进驻深圳五年后,鸿海又在江苏昆山建立了新的工厂,承接来自长三角的订单。次年,鸿海跃升至台湾制造业1000大之第93名。得益于良好的布局,1995年,Compaq、Intel、Dell等全球主要IT巨头均成为郭台铭的重要客户。

1996年,鸿海在龙华开建的新厂区令郭台铭帝国插上新的翅膀,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娴熟的技术工人,苹果、诺基亚、索尼、亚马逊等知名客户纷至沓来,他们带来最新设计,郭台铭则负责生产出成品,输向世界各地。

顺应全球化产业分工趋势的富士康迅速崛起为全球精密制造、高端制造、先进制造的巨无霸。到了2000年,美国每年排名前10名的PC、手机等数码产品约有6成出自富士康,鸿海帝国一步一步奠定了"代工之王"的地位。

功成身退还是甩下烂摊子拍屁股走人?

从纯数字上看,郭台铭的退位确实称得上功成身退。

到去年工业富联登陆资本市场时,富士康贡献的利润在母公司鸿海精密的全部利润中已超过半壁江山,鸿海在台上市市值3200亿,工业富联最高市值约5200亿,二者合计超8000亿元。

从另一面来看,郭台铭退位的时机却不是那么完美。

虽然鸿海拥有代工之王的名号,但这无法掩饰郭台铭的尴尬。作为产业链的下游,代工处于制造业微笑曲线的末端,由于无品牌、无设计,只能吮咂巨头们剩下的残羹冷炙。有消息称,加工一部动辄近万元的iPhone,郭台铭仅能分得60元左右的代工费。

更重要的是,由于品牌越来越集中,鸿海的业绩一直依赖几家科技巨头,尤其是苹果。

作为鸿海最重要的客户之一,苹果在2018秋季推出的新品遭遇滑铁卢,订单大幅压缩,这对于郭台铭无异于当头一棒。"裁员34万,削减29亿美元运营成本"的报道不胫而走,几大工厂迎来了进入大陆市场以来最大的挑战。

为了规避代工的风险,2010年以来,郭台铭一直在拓展更大的版图,曾试水过电商,最终却遭到无情挫败,收购诺基亚手机品牌、夏普液晶业务似乎也没有达到预期。

近年来,鸿海又开始了努力往上游延伸的尝试,工业富联就是这一产物,根据招股书,该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遗憾的是,这次尝试也不太顺利。

自从去年6月8日正式登陆上交所,工业富联发行价为13.77元,受到各路机构的青睐,战略配售5.9亿股,包括国家队、央企、险资以及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20家战略投资者获配,被称为A股史上最强战略配售阵容,其股价一度攀高至26.36元,总市值接近5200亿,但随后就一路震荡下行。

6月20日,工业富联收于11.95元,低于当初13.77元的发行价,意味着所有参与配售的战略投资者均处于较大幅度的浮亏状态。

迫在眉睫却被忽视的风险

当然,鸿海最大的风险则来自市场以外的因素。

2019年4月17日,郭台铭宣布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这位已在商界取得巨大成功的男人正在将触角延伸至政坛。不过,对于既有的商业版图来说,可能是一柄双刃剑。

不久前,郭台铭就因一些不当言论受到有关方面的抨击,这令鸿海帝国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卸任鸿海董事长,一方面有助于郭台铭聚焦全心的事业,另方面也表明其正竭力在商界与政治之间划出一片隔离带,希望能够避免非商业因素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但是,外界显然不会这样看。

不论郭台铭如何掩饰,鸿海作为郭氏家族产业这样的身份是无法改变的,如果郭台铭在未来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官方一定会首先拿这个软肋开刀。

在股东会上,郭台铭开场致辞时表示:"我已决定要淡出鸿海,公司将交给经营委员会九人小组,各位股东放心,他们一定会做得比我更好"。

在空前严峻的局面面前,新一届董事会真的能够做得更好吗?(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