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盛行衍生出“治愈生意”,互联网新商机?

专栏号作者 最极客 / 砍柴网 / 2019-03-13 22:16
"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丧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然而究竟是怎样的环境和“动力”,让与主流冲突的丧文化得以如此迅速地在互联网中传播?

文/东方亦落

最近,在清华大学、西安交大、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中流行起了“夸夸群”。就是你在群里随便说点儿什么,就会得到他人的“花式夸赞”,哪怕你在群里倾吐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能得到夸赞。

 在这样的氛围里,没有“三更灯火五更鸡”式的励志标语,没有烂大街的“人生就是赛跑”的观念的压力,更多的是渴望冲破束缚的心,以及对于生活中诸多不如意的发泄的“丧”状态,这也就是在近年通过互联网逐渐流行起来的“丧文化”。

丧文化在近年的互联网世界中颇为盛行,通常表现为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图片或视频,属于新的亚文化形式。其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代代如此,为何“丧文化”在近几年才突然火爆呢?互联网自然是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最擅长放大人们的某种共同情绪,但丧文化的流行不仅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丧文化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传播负能量,不过如果能从负能量中看到需求,也能从中发现商机。例如现在电商平台中“夸夸群”定制服务就是其中一项,更常见的还有一些商家利用“丧文化”做营销,但是这些方向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很可能出现偏差,在得到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加剧负能量的传播。

其实,对于丧文化的理解不该只是局限于它表现形式上的看似负能量的东西,而是应该更多地看到其中乐观面对不如意的部分,并且在这部分中发现商机,这样的生意或许才能够更加长远。

<h1>一、互联网是丧文化迅速传播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本质原因</h1>

在互联网中,丧文化的苗头早已显现。在网剧刚火起来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中的角色与情节设置都对丧文化有所体现,包括对成功学的解构和对“丧”状态的自我嘲弄。

 还有更早的2009年,首次出现在绘画作品《Pepe the frog》中的那只名叫“pepe”的青蛙。

 这张脸就是一个大写的“丧”,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情感共鸣,也出现了很多以pepe形象为主的表情包。

 不过中国互联网中的“丧文化”真正的明确开端应该是《我爱我家》中“葛优躺”的照片在网络爆红。

 就是这样一张来自老剧中的剧照,葛优饰演的“季春生”外表邋遢,内心颓废,游手好闲,不论是形象还是内在,这个角色都与健康、积极的主流价值观相悖,却与如今生活在各种压力下的青年群体的内心状态无缝衔接,加上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使得“葛优躺”成为新一代“颓废”的代名词,也使其背后的“亚文化”一夜间火遍网络。

于是突然之间,一系列与传统价值观相悖的流行语、表情包、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

 这些倾向于颓废、绝望的语言和表情包成了互联网中青年一代的个性标签,包括前段时间流行的“马男波杰克”语录与“佛系青年”也可归到“丧文化”之列。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丧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然而究竟是怎样的环境和“动力”,让与主流冲突的丧文化得以如此迅速地在互联网中传播?

其实对于90后而言,从小接受的教育还都是相当“正统”的,被老一辈教导健康、积极、乐观。在物质上,90后是“蜜罐里泡大的一代”,因为90后没有经历过战乱和物质的贫乏。

然而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苦恼与焦虑,90经历的是经济增速放缓、阶级固化等等。互联网的出现给很多人带来了机遇,但作为较早接触互联网的一代,90后从学生时代起就对许多现象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之后,大学扩招让大学生身价迅速下降、房价的压力、超负荷的工作、二胎时代、独生子女赡养父母等等问题,都落到了90后身上。通过互联网我们知道,我们可能工作很多年也买不起房,加班也不意味着能加薪.....

来自长辈、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吞噬”这青年群体,这种压力未必会在日常生活中被时刻关注,但在互联网中会被放大,于是年轻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这些压力,最终反馈在互联网中的就是压力之下的无力感。

前面说过,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焦虑,但与前几代不同的是,90后对互联网接触得相当充分,这也使得他们很少迷信权威,甚至有打破权威的倾向。个性与平等的要求在互联网中更易得到充分的满足,也让互联网成为这代人找寻认同感和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成分。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在巨大信息量的冲击下,90后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过多地知道现实世界的困难。在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之下,90后减少了闯荡与拼搏的冲动,而是寻求一种更“舒适”的生活方式。在物质丰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会因呵护和关注极度自恋,也更加敢于面对自己不那么好的一面,不去把自己伪装得完美而实际活的很累,而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丧”。习惯通过互联网表达情绪的90后,自然也把互联网变成了输出和传播丧文化的重要途径。

自身承受的压力加上互联网的放大,丧文化就成了继“文艺青年”、“正能量”、“小确幸”等网络流行词之后新的盛行标签,而且由于有充分的基础,其持续时间更为长久,甚至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缩影。

在更深的层次上,丧文化的流行也让人们更加需要一些可见的实体或实实在在的方式使这种情绪得以表达和宣泄,这样就产生了商机,于是越来越多有关丧文化的商品和应用出现。但是在商业层面,对“丧文化”的表达也是有所差异的,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h1>二、“丧文化”成互联网商机?需要正确的模式做支撑</h1>

有人从丧文化中找到了“商机”,最近网购平台中已经出现按群成员人数收费的“夸夸群”服务。流程就是花几十块钱就会被拉进夸夸群,然后被群成员花式夸赞,但时间到了就会被“踢”出群。

这种服务就是由最近火爆的夸夸群衍生出的,但它已经让丧文化变质了,完全是由利益驱使的服务。被拉进群之后不管客户说不说话就开始计时,夸赞的言语也让人摸不着头脑,让人感受不到夸赞者的真心,而更像是一门纯粹的生意。

 如果付费之后接受的是这种不走心的夸赞,多数人恐怕会更丧。

其实在丧文化流行之后,我们时不时就可以看到一些相关的生意。

 还有互联网中的一些应用,也沾了丧文化的边。例如在互联网中有一款名为“微密”的APP,其下载量相当可观。这款APP主要的点就是以匿名的方式倾吐生活中的苦恼,然后就能够得到陌生人的安慰。

 这种营销或网络产品对于本就很丧的群体来说,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会让他们变得更加绝望,从而加剧负能量的传播,但这些产品更多的可能会传播一种“自嘲”式自我解构的方法。

自嘲,即通过幽默的语言或行为,嘲弄自己的优点或缺点,以缓解心理压力或达到交际的目的。人往往会在想象中塑造一个理想中的自我,但由于现实中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一般难以达到对理想自我的期待,焦虑也就由此产生。

此时发动自嘲“技能”,能够在心理层面形成有效的防御机制。为避免他人嘲笑,先自我“攻击”,尽管这种自我解嘲往往是不客观甚至过于夸张的,但这正可以起到“让他人闭嘴”的效果,承认自己能力不够,承认自己没有某种天赋,别人也就不能对自己做出负面的评价了。

这就是丧文化的一种具象表现。而在网络上,从早年的“屌丝”等用语中已经有所体现。归根结底,丧文化就是受大环境影响,个体无力感加强所导致的。而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是不能拿来做生意的,包括情绪。

于是各种产品相继出现,但方向和可能达到的效果都不一而同。有像付费“夸夸群”那样“不走心”的,有品牌借助丧文化做营销的,还有公司研发相关应用的。不管是哪种产品,其初衷应该都是帮助真正“丧”的人群走出这种负面情绪,做成一门“治愈系”的生意,而不是为了利益将其进一步放大。

不过,丧文化受众的“抵抗力”也许要比预想中坚强得多。多数人都是嘴上喊着丧,自我标榜丧,但实际上仍然没有放弃磕磕绊绊的努力,虽然一路踉踉跄跄,但也在不断成长。可能互联网给不了“丧”人群实际的帮助,但起码能放大人们的话语权,提供发声的平台,并且也有许多披着丧文化外衣但实际上能够传播正能量的产品。

 尽管“丧文化”于网络中盛行,但人们更多地不过是以此作为网络狂欢的由头与自嘲的话题,并未真正被丧文化侵蚀,甚至也没放弃努力。所以若想以丧文化作为商机,也不应一味只顾利益,更应该用心探寻人们真正的需求,这样才可能将“丧文化”变为真正的好生意。

分享到
丧文化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2016年至今,丧文化在年轻人中很流行:葛优躺、丧茶、马男波杰克……还有各种各样搞笑的段子:只要你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稿不砸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累得跟狗一样,那就大错特错了,狗都没有你这么累……
丧文化四大表情包是现今亚文化借助社交网络和互联网走进主流年轻人视线的重要表现。但丧的价值不是消极绝望,是背后的自嘲和乐观。
似乎一夜间全国人都不喝鸡汤了,全都一转身喜欢上了破罐子破摔。是不是很惊喜?是不是很刺激?不过不管怎样都要坚强地活下去哦~
丧文化营销的最大价值不是让人失落失望,而是让人勇于面对失败,勇于面对生活中的负面因素,在丧中寻找价值和意义。
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失落、迷茫、难过,感觉到一阵阵的绝望。这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亚文化现象:丧文化。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