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996,总比没工作好吧?

专栏号作者 科技唆麻 / 砍柴网 / 2019-01-30 10:28
"

有赞这件事差不多过去了,我来聊聊我对“有赞强推996”事件的看法。

简单回顾一下,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前两天的有赞年会,CEO 白鸦宣布了一项规定:未来将实行 996 工作制。除开周三“家庭日”可以下午六点下班外,其余时间早九晚九,一周上六天,如遇紧急项目,则时间可能更长。

然后就炸锅了。

 

 

大部分对有赞的diss,都来源这个官宣996。

但根据知乎的以及有赞员工的证实,有赞不少部门本就因为业务繁忙而时常“事实上 996”了,而此次的“年会事件”其实也只是少数技术部门具体项目而言。

随后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在接受采访时也证实,有赞并没有落实 996 制度。

 

 

我理解的是,有赞成了行业严冬积累下的负面情绪的出口。

事件发酵了好几天才来讨论这件事,原因之一就是希望不被第一波的情绪裹挟,看看各路媒体的解读,与从业者的看法。

而事实证明,无论是有赞员工,还是吃瓜群众,也并不是一边倒地将有赞的批倒批臭。

<h1 class="ql-align-justify">事实是怎样的?</h1>

外界最直接的解读显然便是将其定义为“变相裁员”了,但我不这么看。

 

 

理由很简单,有赞能通过工作量去推动“事实996”,而不是拘泥于将 996 落实到白纸黑字,外加《劳动法》中对“不定时工作制”本身就有相关规定,规避相关的风险其实并不难。

我在朋友圈说过,HR要逼你加班很简单,调整工资结构就行,30%底薪,70%是绩效,那么加班就变成30%✖️2+70%,而且是双倍的工作量。

所以,我的理解是白鸦所说,是为了寻找“味道一样的人”。

这个味道一样的人,大概是对事业的认同感。

先举一个例子。

美国学术和软件工程师 Bruce F. Webster 在 2008 年写了一篇文章《The Wetware Crisis: the Dead Sea effect》, 翻译过来是“死海效应”。但人民群众好像不太对这个死海效应买账。周鸿祎因为去年的一条死海效应的微博,被吃瓜群众群起而攻之。

 

 

死海效应的一个大前提是“高温蒸发”天气(外部就业环境良好)。但如果不好呢?大家担心找不到工作,不敢离职。死海的蒸发变成了对公司制度的吐槽和不满。

我认为大家要对一个职场和工作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知,那就是必须要接受工作内容的变化,阿里新员工入职培训学到最重要的企业文化就是拥抱变化,工作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环境一直在起变化,年景好的时候,老板吃肉员工喝汤,年景不好的时候,就勒紧裤腰带,撸起袖子加油干,那些抱怨没有年终奖的人,老板多发钱的时候你咋不说呢。

作为呆过传统制造业的过来人,真正的“变相裁员”的方式实在不要太多。派遣、调岗……公司养的法务部门干的就是这些事。统一公布延长工作时间?显然是给员工取证维权的机会。直接每个部门分配裁员指标,按照末尾淘汰的逻辑,单点击破。

如果放在是互联网公司,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阿里的 3.25 的考核,腾讯、滴滴、华为的末位淘汰……

讲真的,其实有赞做的还是比较规矩,白老爷生前是个体面人。

<h1 class="ql-align-justify">马克思也救不了你</h1>

不少人选择把这件事儿上升到阶级斗争,大段大段地抄马克思。有什么意义呢?

按照这个逻辑,来一个粗暴的横向对比,三大工人运动之一的英国宪章运动,开始前的 1835 年,英国工人总数超过 22 万,几乎绝大部分都从事纺织业,且占到了总人口的一半,撑起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这叫“工人阶级”。

对比互联网行业,2017 年从业者总人数达到 1965.1 万,同比增长了 17%。按照最乐观情况,依然未出 17 个百分点的增长,2018 年不过 2300 万人,不足总人口的 1.7%。而对应的数据则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的,信息消费的规模约 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占 GDP 比例 6%。

把互联网行业的 996 与所谓的“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对应起来,号召搞阶级斗争就显得有些过敏了。

以我这两天的调研,类似 996 甚至更高的工作强度,在医疗、建筑、投行、咨询等行业并不鲜见,高强度通常与高收益并行。

只不过,互联网从业者因为更靠近当下的社会舆论中枢,而更容易引起引起社会层面的关注。

<h1 class="ql-align-justify">作为员工怎么看待</h1>

事情澄清之前,我们当然可以像白鸦微博下面的吃瓜群众一样,和员工站在一起振臂高呼“打倒资本家”,完成一个自媒体“蹭热度”的使命。不过问题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是有赞所有朋友都升职加薪?还是互联网行业从此不再加班?

 

 

这件事爆出来时,我第一时间其实想到的是当年高中班主任说过的一段话:

“放假才是弯道超车的最好机会。大家都不是傻子,一起学习一起玩,你凭什么能追上前面的人呢”

所以中国经济是怎么超车的呢。无论是更早的制造业腾飞,还是近几年的互联网。 仰仗的无非是一个人口红利。

前者对应低成本劳动力红利,后者对应东亚金融危机后,面对就业压力执行大学扩招,从而带来的高素质人口红利。

以我为例,中文系出身。如果不是赶上互联网这一波浪潮,被自媒体创业的浪潮吸纳,大概率进入层级森严的传统媒体,或者依然在和教师公招考试死磕。

作为看客,当然可以貌似理性地评论“互联网就是就是泡沫吹起来的资本游戏”,但作为“被泡沫推上浪尖的人”,在已经享受过红利后,必然要提前做好承受泡沫破裂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行业逐渐回归理性后,劳资关系的水分被挤干。

过去两年,互联网行业从业者追求“财务自由”的呼声达到了顶峰。《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类的贩卖焦虑文也能出圈刷屏。

这背后其实有两个问题,一方面工作本身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背离;另一方面,投机与浮躁一直是整个行业的通病。

为什么同样一个30岁不到的年轻人银行,律师,医生还在熬资历,互联网人就可以财务自由?

根据我的观察,现在的大趋势是:互联网行业的日益“传统化”,与传统行业的日益“互联网化”。最明显的趋势是,不仅相关的人才培养与输送愈发成熟,行业、职能不断细分,越来越多的工作也能完全在线上协作完成。

比如,四大之一的普华永道在去年 11 月 8 日便开始了 WeFlex(灵活工作安排)的试行。本月初甚至一度传出“全体员工将在家办公”的消息,虽随后被官微辟谣。但从侧面透露出的信号不可谓不明显。

 

 

融合的结果就是,互联网的高泡沫会被传统行业慢慢挤掉,而传统行业也会像互联网那样,越来越的青睐年轻人。

朝几晚几真的不是重点。这无非只是一时的问题,以大部分吃瓜群众秉持的“资本家逐利”的逻辑而言,直接全部放回家办公,公司省去了大量成本,也完全不再受“八小时工作制”的约束。

换句话说,“XX小时工作制”的确是工人运动争取来的没有错,但历史还告诉了我们一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换句话说,本就诞生于大工业流水线生产模式的工作制度与方式,本就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拖了后腿。在享受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势必要接受互联网将生活节奏切得细碎,将生活与工作的界限抹除。

我不鼓吹“奋斗逼”,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不能从工作中找到与自身价值的结合点,面对工作方式被技术的改造,最终结果进一步被“异化”,这才是更多人需要关注的点。

分享到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