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张小龙每年都被“封神”?秘诀可能在于“人文关怀”

专栏号作者 最极客 / 砍柴网 / 2019-01-11 13:05
"
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有善心、有责任感,这些都比“聪明”更加重要,在互联网产品中亦是如此。以用户为重心的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或许才是微信能够多年在社交领域称雄的本质...

文/东方亦落

今早起来,发现朋友圈被张小龙刷屏了。貌似这种状况每年都会发生一次。这次的起因是昨晚在2019微信公开课PRO特别活动“微信之夜”上,张小龙发表了个人演讲历程中最长的一次演讲,用了足足4个小时,以“每天都有1亿人教我做产品”为开端,回顾了微信的成长史、设计初心与秉持的原则,并且展望了微信的未来。

这可以看做是张小龙到目前为止公开分享最完整的一次。虽然张小龙的行事作风低调,但每次的演讲都会在业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更是被许多人奉为圭臬。

作为早已成为社交巨头的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每年的演讲次数屈指可数,确实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毕竟从表面上看,现代人对于“干货”都是兴趣满满。但张小龙之所以每年都被“封神”,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并非那种只会灌鸡汤和贩卖成功学的名不副实的“成功人士”,从他的演讲中,可以感受到极大的诚意,或许还能窥见微信成功的本质。

张小龙说,有人说微信是互联网中的一个异类,对此他的感受是“惊讶而自豪”,因为异类意味着优秀。但这并不是刻意的,只是因为所坚守的底线不同。从微信的种种表现来看,这份不同或许就在于温度与人性。

当今时代,快节奏已成为多数人的生活准则。这自然能够提升效率,符合当前大环境的需求。然而对于个体来说,这种状态会带来许多问题,在这个时代,我们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所以更多人倾向于去互联网中寻找精神寄托。

然而同样是受大环境影响,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也遵循着固定的模式甚至是“套路”。在最初的时候,套路或许能够“得人心”,但当在现实世界难以获得真诚的用户发现互联网产品也是套路满满,便会愈加失望,这些产品也就失去了用户。

在张小龙看来,微信是工具而非平台。除了自身对工具的偏执与热爱,张小龙认为工具对用户是最友善的,也是对用户而言最有意义的,这是微信的源动力。

事实也的确如他所说,一个互联网产品用各种套路来留住用户,或许可以达到目的,但其初衷对用户恐怕就已不够友善。而微信则秉持着“用完即走”的工具属性,虽然这些年来也在整合各种功能和入口,但从设计理念来看,微信还是坚持尽量不去打扰用户。

这更像是一种“君子之交”的状态。太过亲密的关系一般都不能长久,反而是细水长流往往走得更远。在微信的产品理念中,不打扰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乔布斯曾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诚然作为苹果的创始人是有资格足够自信的,但这种理论并非是通用的,事实上,产品应该去挖掘和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是教用户应该用什么产品。

除了这种互联网产品中不多见的理念之外,张小龙表示微信的另一个源动力是帮助创作者体现价值。这种价值的基础是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互联网,当信息充分流通之后,许多行业的组织形式也会随之变化。微信就是在此基础之上,让创造价值的人也能体现价值,并且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种思想体现在微信的许多功能中,例如公众平台、小程序、小游戏等,其中的内容都是由有创造能力的一方开发,微信让它们被更多的人知晓和认同,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份创造力,也让创造者通过微信得到回报。

在演讲中,张小龙引用了贝佐斯的一句话“善良比聪明更重要”。聪明人很多,聪明的产品更多,在科技的加持下,机器也能比人类更聪明。但是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有善心、有责任感,这些都比“聪明”更加重要,在互联网产品中亦是如此。以用户为重心的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或许才是微信能够多年在社交领域称雄的本质。

分享到
微信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1月10日,界面新闻记者发现,摩拜单车在微信“九宫格”中的入口消失了。
新政策并不会固定地给普通人更多的资源,普通人里做不到优秀用户体验的、竭泽而渔违规的“庸才”照样不会得到提拔。
1月9日上午,微信召开2019年公开课PRO,在公开课小游戏分享课上,公开课讲师孙春光给出了一些新数据。其中,广告月流水超过千万的有11款游戏,安卓内购月流水过千万的10款小游戏。一些好的小游戏次日留存...
条形码、二维码、小程序菊花码、无人超市里的RFID、Apple Pay绑定公交卡用的NFC……当我们在生活中频繁“扫码”的时候, 可知道这些“码”背后的故事?
随着智能手机进一步普及、微信支付的下沉,以及围绕四五线城市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新型公司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内容从墙上转移到了手机屏幕上。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