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你为什么总是错过人生好机会!

专栏号作者 坤鹏论 / 砍柴网 / 2018-10-12 22:08
"

(人的思维模式+实际行动)*物理位面的既定事实=某件事的结果。

   ——三天两觉《贩罪》

经常有老铁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一生如此平庸?

为什么那么多好机会曾经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珍惜,甚至我根本就没意识到,没抓住?

我和马化腾、李彦宏、丁磊同是70后,我和程维、张一鸣成长于同一时代,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坤鹏论曾说过,小富靠俭,中富靠选,大富靠天,这些杰出者更多是靠天,靠命,没法比,十四亿分之一的概念,你实在无法抱怨。

但是,大富不惦记,中富却是人人平等,关键就在于选对,并抓住机会。

今天,坤鹏论就来聊聊如何抓住机会这个话题。

一、通向机会与成功的梯子是认知

关于认知,坤鹏论聊过很多次,拥有什么样的财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知有多高,一个人的财富就是他的认知变现,坚持的人生可以复利增长,认知就是投资回报率。

阶层固化不可怕,认知固化才可怕,所以就连巴菲特、索罗斯这等大佬中的大佬,都在日夜不停的学习。

查理·芒格曾说过:“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人都是自私的,所以真正的好机会必然不会四处嚷嚷,而是闷声发财,就像区块链,徐老师开始吵吵的时候,根本就是在呼唤韭菜,那时候才进入的,到现在基本都赔了。

所以,好机会别指望着别人告诉你,一旦满大街奔走相告时,都是韭菜不够用了。

好机会要靠自己去发现,发现的工具就是认知,当然,所谓的机会也是鱼龙混杂,不同的认知水平发现的有可能是机会,大部分却是陷阱或骗局。

如何提升认知真的没有捷径可走,诀窍也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数年如一日,数十年如一日。

坤鹏论就提高认知再提醒一个要点,希望各位老铁有所收获。

知识永远不能分工!

以前坤鹏论曾在文章中说过,工业化促进了社会分工,但劳动可以分工,科学研究却不能搞分工,知识更不能专精一科。

回顾历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者,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的专精一科,通常他们都是几个学科齐头并进,比如:达芬奇是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还有牛顿,号称百科全书式的“全才”,物理学、数学、经济学都很牛。

坤鹏论认为,工业革命将人变成了螺丝钉,人们越来越推崇分工合作,只要在自己分工领域钻研到精即可。

但是,世界上的事其实都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只在某个领域专精,最后不可避免地陷入如今大部分专家的盲人摸象困境,摸到象腿,就认为大象是一根肉桩,摸到鼻子,就认为大象是细细、长长的。

据说巴菲特虽然讲究不熟不投,但他平时却尽可能地吸引各方面的知识,“我什么都读:企业年报、10-K报表、报表、传记、历史书,每天还要读五份报纸。在飞机上,我会阅读座椅后背的安全指南。阅读是很重要的。这么多年来,是阅读让我致富。”

查理·芒格曾这样描述过巴菲特:“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他把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那些都是他信任且信任他的人。仔细观察的话,沃伦很像个学究,虽然他在世俗生活中非常成功。”

芒格非常推崇尽可能多去涉猎各个学科,他说“我去学习各学科中所有的重要道理,因为真正重要的大道理占每个学科95%的份量,所以对我而言,从所有的学科吸取我所需要的95%的知识,并将它们变成我思维习惯的一部分,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而且,他还强调不仅学习还要努力去实践,“当然,掌握了这些道理后,你们必须通过实践去使用它们。这就像钢琴演奏家,如果不持续练习,就不可能弹得很好。所以我这辈子不断地实践那种跨学科的方法。”“让它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

结果,芒格因为这样的习惯,“帮了我很多忙,它让生活更有乐趣,让我能做更多的事情,让我变得更有建设性,让我变得非常富有,而这无法用天分来解释。我的思维习惯只要得到正确的实践,真的很有帮助。”

甚至“这种习惯也会带来危险,因为它太有用了,如果你们使用它,当你们和其他学科的专家(甚至是你们的老板),能够轻而易举地伤害你们。你们会常常发现,原来你们的知识比你老板更丰富,更能够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当他束手无策的时候,你们有时会知道正确的答案。”

坤鹏论认为,人类的每一门学科其实都是前人总结出来解决问题的珍贵钥匙,而在真实社会中遇到的问题从来不会像学科考试那样有一说一,它不仅有外因,还有内因,甚至还会纠缠着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而恰恰许多问题每个学科都会有其独特的解决方案,所以你每多掌握一门学科和技能,就会增强一分自己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你的复合价值也越高。

就相当于别人看事物是平面的,而你看到的却是3维立体的,什么都通通透透的,不仅可以快速掌握全貌,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还能站在上帝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的复合价值越高,路也就越宽广,存活能力也越强,赚钱的路子和本事也越多。

所以,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是一个人最坚固的“护城河”。

最起码不用担心失业。

甚至,很多大企业在选拔高管时,都会要求入选者同时具备多种经历。

如今,企业更需要这样复合性人才,因为在板块之间的拼接处,才最有可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再通俗些讲,经济不好,企业精减,倡导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给1.5个人的工资,那这一个人也得干得了两个人的活才行。

有篇文章说,未来5年,你可能会沦为“无用阶层”,因为科技发展,人工智能普及,未来你反抗的不是被剥削,而是不被需要。

如何反抗不被需要,思来想去,也只有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人身上最大的价值就是认知,并且,在未来,价值单一的人很可能要不断被动淘汰,《今日简史》中提到:

“就算某位40岁的沃尔玛收银员,靠着惊人的努力让自己改头换面,成了无人机驾驶员,也很有可能在10年之后因为无人机也自动化了,而必须再改头换面一次。”

所以,尽可能地不断跨学科学习,并掌握每个学科最重要的大道理,然后通过不断实践,让它们构建成你的思维框架与能力,最终将自己打造成超高价值的复合型人才。

二、要坚持用高效的思维方式

之前坤鹏论曾多次提到过“总分总”的思维方式,第一个“总”是问题的关键,“分”是把和问题关键相关的所有分支尽量穷举出来,接下来的“总”是把前“分”得出来的信息总结分类整理,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所谓的各种思维不过是在寻找更好的表现形式让“总分总”更容易理解和操作而已。

除此之外,坤鹏论今天再推荐两个思维方法。

1.逆向思维法

第一个是芒格推崇的逆向思维法。

它也叫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

芒格认为,对于复杂的适应系统以及人类的大脑而言,如果采用逆向思考,问题往往会变得更容易解决。如果大家把问题反过来思考,通常就能够想得更加清楚。

比如:如果我们想要帮助印度,应该考虑的问题不是“我要怎样才能帮助印度?”与之相反,我们应该问:“我要怎样才能损害印度?”

只要找到能对印度造成最大损害的事情,然后避免去做它即可。

也许从逻辑上来看两种方法是一样的,但那些精通代数的人知道,如果问题很难解决,利用反向证明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伟大的代数学家卡尔・雅各比经常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生活的情况和代数一样,逆向思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正面思考无法处理的问题。

当大家都在依据变化而进行创业的时候,当大家都担心自己的商业模式会被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崛起而迅速颠覆的时候,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却提出了一个问题:“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的?”

根据这样的逆向思维,他找到了三件非常普通但却不会改变的事情。

无限选择

最低价格

快速配送

在贝佐斯找到了这三件不变的事情后,他就将亚马逊绝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在了这三件事上,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

再比如:当大家都在说5年之内就会失业时,我们应该去思考的是到底哪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哪些行业、能力有着非常深的“护城河”,又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可以真正依赖的。

美国达顿商学院企业管理学教授爱德华·赫斯曾提出过一个逆向思维的方法——“事前验尸”,听起来挺吓人。

它主要用在对行动方案作出初步决策之后和采取行动之前,要求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假设所提议的行动方案已经实施但却不幸失败了。

“事前验尸”的流程是整理大家所写的有关行动方案失败原因的清单,然后回到所提议的行动方案本身,评估一下对这些潜在的隐患是否做足了排除工作。

它分三步走:假设行动方案已经失效——详细审查失败原因——调整行动方案。

“事前验尸”是典型的逆向思考法,可以广泛运用在创业和投资决策时,也可以运用在销售过程中和项目计划时。

猎豹CEO傅盛曾说过:“学会逆向思考,如果花的时间少一半,事情能否做得更好?”这个方法特别适合于那些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的人,帮助他们逐步意识到真正的优先级,从而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效率。

我们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有时候缺点并不是真正的缺点,利用逆向思维,善用所谓的缺点,可以让缺点变优势。

坤鹏论有位同事平时做事慢,让人着急,而利用逆向思维观察他的工作,发现人家慢是因为非常非常认真,于是换了个质检的相关工作给他,结果成效显著。

2.5W2H

这个思维方法曾经普遍流行,如今在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中基本相当于一个标配。

它又叫七问分析法,是二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

5W2H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

可以说5W2H不仅是思维方法,同样也是行动前的规划指南,后来还有人为其加上了E(EFFECT)——5W2H1E,也就是效果,做完后复盘评估效果,从而使之更加完整。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Why——为什么要做?可不可以不做?有没有替代方案?

Who——谁?由谁来做?

When—何时?什么时间做?什么时机最适宜?

Where——何处?在哪里做?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是什么?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比如都说人工智能是下一个风口,那么你该如何思考它呢?

What: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什么核心价值?它的构成逻辑是什么?

Why:为什么说人工智能是下一个趋势?

Who:谁会是人工智能的受益者?我能用得上这个技术吗?

When:人工智能会经历哪些周期?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可以参考Gartner曲线。)

Where:人工智能会在哪些领域得以应用?

How:我该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我该如何进入这个领域?

How much:研究人工智能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我需要花时间学习吗?

如果你之前对人工智能认知寥寥,5W2H肯定会把你问得焦头烂额,但只要静下心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找资料、问专家,在做完这七问后,你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会大大提升,这样,你也就比99%的人更容易找到其中蕴藏的机会。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5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5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6亿。

分享到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