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已来,国产手机集体开启技术创新式竞演

专栏号作者 孙海亮 / 砍柴网 / 2018-09-11 22:29
"


【一】


在最近的几个月时间里,OV大厂和国机一哥华为,新品上膛连发秀肌。

 

在产品设计和创新逻辑方向上,虽能一改“学习苹果好榜样”的做派,并终结了审美疲劳的苹果刘海风。但随着小米和联想等新品,又一次扎堆性地发生了戏剧化撞脸——齐推“滑盖式全面屏”技术解决方案,而这一神默契式的创新,不仅经受到了饱有期待的用户吐槽,同时也被向来自成一派、特立独行的魅族黄章狠怼。

 

他评价道:“滑盖可以说是穷途末路倒退的设计,抛开复杂机械带来的麻烦,要么手机厚得像砖头,要么拍照成像质量大减。就为了中看不中用的噱头营销大师才会干的事,而不是产品工程设计师”。

 

虽然在字里行间,黄章满是冷嘲热讽、瞧不上,但从其评价内容的切入点来看,观点还是相对中肯并切中要害的。当然,也有网友道出,黄章这一表态,不过只是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毕竟在产品设计的审美风格比拼上,对于因循守旧的魅族产品,大家也实在难有过多的恭维可言。

 

尽管滑盖全面屏这一机械设计的选择,不过只是创新过程中的一种过度与妥协。但OV与华为还是通过“砍掉摄像头”这一思路,不仅让得OPPO Find X、vivo NEX与荣耀Magic 2等产品,抢先在苹果发布的周期前,另辟蹊径地实现了产品设计上的弯道超车,同时也为智能手机市场这个斗兽场式、埋身肉搏的生存竞赛中,贡献出一场惊艳的竞技表演。

 


不可否认,OV与华为将摄像头部分采用机械结构进行隐藏,这一探索式的创新性尝试,确实值得被尊敬。在科技与美学的结合上,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但同时也意味着,其在某些方面所做出的牺牲,也为智能手机的行业创新,创造了极大的开倒车的可能性。

 

苹果知名分析师HoraceDediu就认为,可移动组件(滑屏技术)并不是个好主意,原因有:易损,速度慢,成本高,且藏污纳垢,不防水,分散注意力。为此,HoraceDediu认为这是一个缺点大于优点的设计。


【二】

 

尽管创新性的尝试,总会存在一定的试错成本和风险,在评价上也会呈现褒贬不一。但是很多旗舰新品,与生俱来就带着较大的试验性:无论是硬件创新还是设计创新,本就是为了试探消费者市场的口味,而不得不做了些迎合与取舍。

 

况且,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无论这一创新是真卖点还是空噱头,很多技术创新从落地到成为使用习惯,也是需要一段时间周期的沉淀才能得以论证的,尽管最终它还可能只是技术创新进程当中一个小插曲罢了。

 

然而,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对于新技术、新设计,它们永远都是宁可做错也不愿错过的。

 

从这几年的全面屏、渐变色、语音助手、水滴屏,再到现今的滑盖全面屏、超大广角摄像头等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在国产厂商这些眼花缭乱的技术创新标签中,哪些才是真卖点,哪些是空噱头?消费者需要如何pick?到头来,市场总归会有一杆秤,去衡量、评价、推翻和再进化,毕竟众口难调,探索出真知。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到在手机圈内,各大品牌在商业选择上,为何会分化出殊途同归创新路线:

 

<blockquote>

<em>1、OV选择了从硬件设计创新上做文章,突出更时尚颜值、更美拍照的路线。诸如Oppo Find X的双轨潜望结构、Vivo X23的超大广角摄像头。</em>

<em> </em>

<em>2、华为则选择了“芯片+算法”的技术突破的路线,来实现更流畅操作、更聪明的系统体验。诸如:华为Mate 20的全球首款7nm工艺的AI芯片——麒麟980、荣耀Play的GPU Turbo(涡轮增压)、EMUI8.0完成Android9.0的系统更新、适配与升级等。</em>

<em> </em>

<em>3、而小米的特色路线,就不外乎是众所皆知的极致性价比下,完成智能硬件、大数据和生态的广深布局。</em>

</blockquote>

 

由于智能手机是作为科技的集大成者,其当下多数的“黑科技”创新,不少都是得益于上游供应商的技术创新与升级。

 

在供应链端,供应商不仅要完成智能手机厂商下发的量产供应任务,同时还需肩扛着提升生产工艺、升级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等重任,而手机厂商需扮演的,不过只是方案整合商的角色。

 

比如,前面所提及的“滑盖全面屏”机械设计选择,供应链的技术成熟度也使得整机,无论是从成本还是结构稳定性上,都已被优化到了极致,不仅省去了开发、测试这种新结构组件的研发时间和成本,同时还能完美地优化出一套提升全面屏屏占比的方案。

 

因而,国产智能手机厂商若欲在技术积累与研发创新上,与苹果、三星这样的国际大牛相提并论,共克时艰下的加速赶超自然是少不了的。尽管现在的苹果,其在每一款新品上“挤牙膏式”的技术创新,也难以获得媒体与用户一边倒的溢美之辞。

 

当然,在这个存量市场上展的零和博弈,若想走出围墙,除了过硬的供应链掌控能力和话语权外,在智能手机核心的关键器件、底层系统技术升级、AI大数据算法等领域做布局和准备,也将成为国产厂商们在技术创新方向上做出的政治正确选择。


【三】

 

目前,在这一技术路径的实现上,华为显然已经成绩斐然,毕竟人家每年愿意为研发而买单的经费(每年将销售收入10-15%用于研发投入)都是有目共睹的。通过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以及投入,在近几年时间里,华为手机在市场表现上,不仅在营收与净利润上实现了高质量的增长,在全球市场上的品牌声誉也得到了持续的进阶。

 

从结果论英雄的导向来看,无论是从底层系统优化、自研芯片、5G基础设施,还是到AI产业投入,在技术创新这一研发指标上,华为在国产手机品牌当中,显然已是一骑绝尘。

 

就在昨天,华为董事、首席信息官陶景文就透漏了未来华为将在研发上所下的血本:未来每年将投入150亿-20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并不断加大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领域的探索。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范围内,这一研发资金的投入,华为的排名已经位列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已经赶超苹果与三星。

 

积累是漫长的,爆发是瞬间的。

 

或许下一个十年,江湖已变样。到那时,苹果神话或已褪色,而志谋下一个十年的华为,却是蓬发崛起,与苹果竞争之势,或分庭抗礼、或接过其权杖。

 

到那时,智能手机的时局也可能正如倪叔所写到的一般:“十年后,如果我们回看18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我们依然会感受到这个市场的狂躁与压抑,冷冰与火热并存,一半是市场饱和,行业下沉,手机品牌面临洗牌的寒冷海水;另一半是压力之下,触底反弹,创新蓬勃而出的热烈火焰。”


分享到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