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Q2财报解读:为何在技术研发上高举高打?

专栏号作者 龚进辉 / 砍柴网 / 2018-08-17 15:15
"
伟大的企业不会只顾眼前的利润,而是用技术投资未来。

1_副本

作者:龚进辉

昨晚,京东发布了一份漂亮的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净收入达到1223亿元,同比增长31.2%,创下单季净收入新高,用于技术研发的投入为27.81亿元,同比猛增79.8%,这也是京东连续3个季度技术研发投入增速超过70%,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幸运的是,京东在技术研发上高举高打,并未影响自身稳定的盈利态势,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录得净利润为4.781亿元,连续9个季度实现盈利。退一步讲,即便重回亏损状态,也无法动摇京东向技术京东转型的决心。

京东稳定的利润水平,确保技术研发投入不束手束脚,而技术对无界零售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加持,又能促使京东净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减去研发开支仍处于盈利状态,有足够本钱继续支撑技术研发,技术研发反哺业务发展,最终形成正向循环。不得不说,All in技术的京东已找到无界零售的突破口。

京东未来12年全面发力技术化

自建物流是京东20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决定,不仅为其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出色的用户体验超过任何竞争对手,也使其成为员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京东拥有超过17万员工,其中一半以上是配送员和客服。随着京东的快速发展,员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管理成本和难度也将随之增加。

京东掌门人刘强东曾表示,京东未来员工数会超过100万,自己有信心和能力管理好100万人。不过,无论是从京东未来还是时代潮流来看,百万员工那一幕都不可能实现,因为京东已着手改变。

一方面,对于未来12年成为纯粹技术公司的京东而言,技术掀起效率革命是必然趋势,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才能体现高科技,而不是一味靠人海战术。另一方面,AI时代来临,那些枯燥重复、技术含量低的职业最有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用刘强东的话来说,未来机器人将可能替代今天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蓝领工作。

对于拥有庞大配送队伍的京东而言,拥抱AI势在必行。当然,这并非简单的压缩成本考量,相反大步向前的京东仍在不断招人,只不过员工规模增长较过去有所放缓,而是着眼未来,仓储、分拣、干线运输、末端配送等全流程均能实现智能化操作,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2_副本

事实上,去年2月,刘强东在京东开年大会上就勾勒出一幅未来图景。他表示,第二个12年,京东要用技术把过去12年的商业模式每个环节进行改造,力争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商业体。京东研发费用主要投入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上,应用于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AI售后服务等领域,既服务自身零售体系,也可以对外技术输出。

除了对显而易见的仓配体系进行改造,技术还可以用于定价、补货、售后、个性化推荐等诸多环节。比如,基于大数据,京东在全站应用“千人千面”,实现了精准化、个性化的全面推送。再比如,Y事业部打造的智慧供应链组件不仅可以洞察市场、智慧选品、优化定价,还能提高智能消费预测、智能补货全面自动化。

刘强东喜欢技术投资这项长期业务

一路走来,你会发现京东对零售业未来和自身发展节奏始终保持独到的思考。前者体现为从“十节甘蔗”到“第四次零售革命”的蜕变,后者则是京东在不同时期总能找到对应的增长点。

今年6月,刘强东透露京东拥有3条增长曲线:过去10年是第一条曲线,以3C、家电为主;现在进入第二条曲线,主要是新品类的成长,比如大客户、生鲜等新兴业务和对外赋能;两三年之后,京东将进入第三条曲线,主要是以技术拉动和供应链服务作为核心增长点。

的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3C、家电都是京东核心品类,随着品类的不断丰富和对外赋能的提速,京东用户规模和结构日趋完善,净服务收入也迎来快速增长,今年二季度达到惊人的118亿元,同比增长51.0%,这些都在刘强东的运筹帷幄之中。因此,我认为他对京东第三条曲线的预言很有可能应验,基于智能供应链、数据服务和门店科技等驱动的零售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京东业绩新的亮点。

不过,技术拉动成为增长点相对容易,想要迎来全面爆发,则需要更多耐心和时间。刘强东将其定义为“长期业务”,他认为京东目前做的物流供应链和技术投资都是要20年才能看到效果。考虑到11年前京东自建物流干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且无惧各种不解、质疑,坚持独辟蹊径,如今在技术投资这一关乎未来成败的重大决定上,京东同样拥有远超常人的决心和毅力。

3_副本

刘强东已亮明自己的态度:喜欢长期业务。可以预见的是,眼下京东大手笔发力技术研发只是起点,未来将继续坚定投入,投资高科技就是投资未来,有助于获取更大的成长空间,不会因一时的股价波动而轻易动摇。

不可否认,京东技术研发投入纵向对比表现抢眼,但横向对比则暴露出差距,这也就解释了其为何在技术研发上高举高打。众所周知,国内外主流科技巨头不吝啬投资前沿技术,数据显示,2017年BAT技术研发投入分别为129亿元、160亿元、174亿元,亚马逊、微软则均超过200亿元。

相比之下,京东67亿元技术研发投入并不算高,但如果考虑上述巨头利润率向来不菲、京东利润率保持低位,其在总营收占比提升到2.4%已实属不易。好在京东把技术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奋起直追,技术研发投入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同比增长49.4%,高于腾讯的47.37%、亚马逊的40.63%,更远超百度的27.36%、阿里的23.73%、微软的8.75%。

近3个季度以来,京东持续加码技术研发,增幅均保持在70%以上的高位。如果按照年增长49.4%来计算,不出4年京东技术研发投入将超过百度,跻身一线技术大厂行列。

京东发力技术化路径逐渐清晰

今年京东618走到第15个年头,启动发布会只字未提“优惠”“促销”等字眼,而是全程聚焦技术,俨然京东技术实力大阅兵。此举释放出明确信号:京东致力于成为一个零售科技公司,核心是技术开放赋能。表面上看,京东二季度净收入再创新高,与风风火火的618大促不无关系,但深究内在,体量巨大的京东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离不开技术的助攻。

过去10多年来,亚马逊基本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率,秘诀之一便是不断把赚来的钱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去,不介意徘徊在亏损和盈利的边缘。京东试图以技术为驱动拓展业务边界,与亚马逊颇为神似,但其野心更大,想要成为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无疑需要更大的投入和时间来积累、验证。

在提出“All in技术”和“零售即服务”两大战略的1年多以来,京东落地路径逐渐清晰,可以总结为定战略、搭班子、拼执行。

定战略方面,今年7月,刘强东提出京东技术“ABC+XYZ”的战略构想。A指AI,B指Big Data,C指Cloud Computing,X指X事业部,Y指Y事业部,Z指Z计划,主要寻找人机技术工作之间的平衡。简单来说,在大数据的基础上,AI不断进化,通过云的方式,在行业和消费端全面应用,不断迭代升级。

搭班子方面,随着AI浪潮席卷整个中国互联网,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BAT在硅谷、西雅图等人才重镇大规模招兵买马,京东也不甘示弱。去年9月底开启疯狂挖人模式,短短4个月便招揽申元庆、周伯文、薄列峰、彭健、裴健,随后又吸纳郑宇、周志华两大干将,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之快可见一斑。

4_副本

拼执行方面,技术赋能强调赋能者能力和被赋能者需求的匹配程度,技术普适性是基础。因此,京东技术架构布局从应用创新向立足基础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转变,注重核心技术能力的对外开放。今年4月,京东发布AI开放平台Neuhub,尽管上线时机晚于BAT、微软、谷歌等国内外巨头,但并非优势全无,线上线下丰富的消费场景、最完整价值链最长的零售数据是其优势所在。

比如,基于用户、门店与库存“三通2.0”模式,京东与沃尔玛实现线上线下深入融合,今年“8.8购物节”当天,京东到家平台上沃尔玛销售额同比猛增500%。再比如,京东金融风控体系利用深度学习、图计算、生物探针等AI技术,可以帮助银行信贷审核效率提高10倍以上,客单成本降低70%以上。

结语

在“零售即服务”的战略指导下,京东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被用于各个可能成为零售基础设施的模块中,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引擎。今年二季度京东净收入再创新高,说明技术驱动下的业务焕发新面貌已被用户感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京东无惧影响利润和股东波动,持续加码技术研发,目的是保证自身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创造力,带动整个行业的成长。可以预见的是,京东未来可以跑得更快、更远,技术开放赋能行业也将带来更宝贵的社会价值。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