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快跑关店潮再惹互联网健身争议 大浪淘沙后行业格局初现

专栏号作者 科技观察线 / 砍柴网 / 2018-07-15 21:59
"

近日,据媒体报道智能健身房小熊快跑先后接连关店,并陷入会员退款纠纷。

有会员表示自己6月20日收到群发短信称门店因突发原因而关闭,将于7月初返还会员费。但至今仍有多位会员表示没有收到退款。

941a8da4433f4f1caf65bb3a8d12cc66.jpeg

对此,小熊快跑方面的解释为“租金过高”、“中介已将房屋转租”。有会员还表示,接到关店通知后的第三天,有工作人员就将店内的器材搬离,导致许多会员滞留在储物柜里的用品无法及时取出。

据小熊快跑官网显示,品牌在全国共有8家门店,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太原和南京。具体的经营模式为24小时开放,且店内无销售人员,平时有两名教练与会员做沟通。用户只需要通过App在线上购买。

从O2O到自建线下  求变、求快的小熊快跑也没能跑起来

小熊快跑成立于2015年,主打24小时智能健身房。总融资金额达到了6000万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与其同一时期兴起的O2O健身房,像全城热练等都已经销声匿迹,所以此番,小熊快跑的关店风潮其实也早已有端倪。

O2O模式已经被验证在健身领域行不通,但这并不妨碍其一开始的火热,起初小熊快跑做的也是这件事,通过与线下健身馆的合作,消费者只要99元就能去其合作的任何场馆健身,但是碍于健身行业的特殊属性,这种模式很快被验证是一个伪命题。

2015 年下半年,小熊快跑开始自建线下在望京 SOHO 开出了第一家门店,根据其官网的文章内文介绍:“这家没有销售、只有一名运营、两名私教,15 台跑步机和 6、7 台器材的健身房,已经实现月度 208000 元的营收,刨去 11 万的房租成本,2 万 5000 多的人员薪酬以及水电费,净营收在 4、5 万之间。”

也许是看到了眼前的利好,随后小熊快跑便开始启动了加盟计划,缴纳加盟费,小熊快跑就会帮助加盟者开一家类似的健身房,并向健身房免费提供小熊快跑开发的 ERP 系统小熊管家。

但现在来看这步棋走的有些操之过急,首先,其线下模式还未完全打磨成型,与其一同时间切入市场,一开始就主打线下的乐刻运动相比,其在全国布局了几百家健身房之后,今年才开始对外开放城市合伙人计划。

591424421bc8e02a5400000d_640.jpg

另外,产品优势不明显且融资速度赶不上,身处巨变的健身赛道,新入局者势必要有创造性内容和模式,解决行业痛点才能继续推进,但放之整个市场,不推销、线上预约的模式还不足以让其脱颖而出。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场馆问题,首先铺设线下是一项重资产的事儿,与其他家相继进入B轮的品牌相比,小熊快跑无疑是缺钱的,在这个釜底抽薪的打击下,小熊快跑的出局也是顺理成章。恰如本文一开始提到的,对于本次关店风潮,小熊快跑方的解释为:租金过高。不难看出“缺钱”是导致其关店风潮的主要原因。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企业自建场馆在门店规模、运营经验以及教练资源等方面缺乏优势,因此,客流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通过自营线上平台创造新用户的小熊快跑,客流资源本身就少,加之多方信息显示其在自身经营上也不够用心,在相关团购网站的评论中,因为器械、服务等问题而打一星的用户大有人在,老用户留存率低,又不具备吸引新用户的能力。

在先天不足,后天还不努力的窘迫境地之下,小熊快跑注定很难起跑。

多元化模式齐头并进  行业格局初具雏形

去年末,易体网对奥森健身跑路事件有过报道,半年时间再现互联网健身关店风波,在整个健身行业极速前进的同时,不仅新旧模式的交锋越来越激烈,各个模式也都在经受着市场和消费者的检验。

t01e1b97b4985efb9a4.jpg

不过,在大浪淘沙过程中,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整个健身行业多元化模式共存的格局初现雏形。

首先,以威尔士、一兆韦德为代表的大型健身房还在稳步前行,同时以乐刻、光猪圈、Likingfit等为代表的新型智能健身房也得到了市场的与资本的青睐,成为小白健身群体成长的温床。

其次,从健身房里分离出来的团课、瑜伽等品类,垂直发展趋势明显,以超级猩猩为代表的团课形成了品牌效应。关于瑜伽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涌现,每日瑜伽、wake等相继获得融资,来自香港的瑜伽品牌pure也开始在内地落户门店。

另外,借着共享经济风口起飞的共享健身仓日益成熟,头部效应开始显露,公园盒子也完成了最新一轮的融资,今年在健身仓的落地上势必会有进一步的动作,虽然很多人对健身仓还持有质疑态度,但作为丰富大众健身的一个品类,健身仓的实际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凸显。

作为共享健身仓的投资人,易体网此前在采访陈一冰时,他表示:“投资共享健身仓算是我对未来的一个看法,健身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由几千平米的大型健身房过渡到几百平米的小型健身房,一步步改变的背后是运动越来越贴近大众生活,而随着这个趋势的进一步上升健身仓的独到之处便会显现。“

1989d07c3aac4bf89fcefc2048cc759e.jpg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主流健身项目,近两年有关EMS健身的风潮越行越盛,不管是引进的国外品牌或设备,亦或是国产品牌的面世,这个大众接触虽并不多的项目,在健身行业已经掀起了不小的风浪,谈颠覆可能尚早,但其未来发展有着诸多想象空间。

根据2016年体育总局与国务院分别颁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35亿,如此庞大的群体,对健身内容的需求可想而知。

随着行业格局的日渐成熟,对消费者来说,首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同时,健身内容的丰富也能吸引更多的大众的参与。

分享到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