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转型到国际化,为何张近东总能守正出奇?

专栏号作者 龚进辉 / 砍柴网 / 2018-07-13 15:02
"
张近东:苏宁智慧零售布道者。

作者:龚进辉

在与老友马云现场观战世界杯半决赛前一天,苏宁掌门人张近东在1000多公里外的德国敲定了一项重要合作。

柏林时间7月9日下午,在中徳两国总理的共同见证下,苏宁与全球领先的企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SAP达成战略合作。一个是中国智慧零售巨头,另一个是全球ERP软件翘楚,双方联姻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根据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技术创新(如AI、机器学习、区块链)、零售生态服务、物流生态服务、青训体系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事实上,苏宁与SAP的合作最早要追溯至2005年,当时双方联合创下了全球零售业SAP在规模和速度方面的两项纪录。此番再续前缘,正值苏宁大力推进智慧零售战略之际,有助于将苏宁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复制到海外,离不开张近东的高瞻远瞩。

1_副本

注:张近东与SAP即将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张近东亲自打call,苏宁国际化表现可圈可点

商战的魅力不仅在于想方设法对现有市场的争夺,更在于对未来趋势的预判和提前布局,非常考验企业一把手的洞见和格局。2009年苏宁于巅峰之时开启互联网转型,比传统零售转型起码早4年,如今跃升为中国领先的智慧零售企业,足以体现张近东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和独到眼光。

他对趋势的前瞻性思考,屡次为苏宁赢得市场先机,国际化便是最佳例证。电商三巨头中,阿里在2014年上市后提出全球化是未来10年三大战略之一,京东直到近两年才走出国门,登陆东南亚市场。反观苏宁早在2009年便启动国际化布局,先后收购日本LAOX和香港镭射,积累丰富的出海经验。

2014年跨境电商开始兴起,假货泛滥、配送效率低下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两大因素,苏宁海外购采用“自营直采+保税仓备货”的模式,引发其他玩家争相效仿。其中,自营直采的一大重要举措是“全球买手”战略,张近东身体力行成为“买手天团”的一员,亲自为苏宁海外购打call,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短短1年后,苏宁海外购便完成美国、日韩、澳洲、欧洲、港台等地区供应链覆盖。2016年,基于自身海外购业务和海外当地零售,苏宁成立独立运营的苏宁国际,不仅将海外特色产品引入国内,还将国内优质产品与民族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完成了从跨境电商业务到进出口贸易公司的转变。

2017年,意大利馆、捷克馆的先后上线,使苏宁海外购欧洲版图再扩容,进一步完善在食品、母婴、日用百货、时尚、设计家居等中高端产品品类的品牌合作与渠道布局。如今,苏宁海外购已成为跨境电商领域的中坚力量,既是海外品牌抢滩中国市场的首选平台,又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优质好物。

以德国为例,“德国制造”是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品牌已成为苏宁平台上最受欢迎的海外品牌之一,去年销售达到15亿欧元,海外购商品销售增长116%。其中,苏宁与博西牵手长达21年,成为博西在中国最大的销售渠道,堪称合作典范。

2_副本

注:张近东祝贺博西成立50周年

当然,苏宁要做的绝不仅仅只是“买全球”,其野心是推动全球零售业变革。作为智慧零售布道者,张近东坚信智慧零售不仅是引领世界零售业的第三次变革,更是全球企业都可以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一步,苏宁将以自身线上线下全渠道的零售服务为核心,整合易购、金融、体育、文创等产业生态所形成的大消费生态圈“搬运”出国门,让苏宁智慧零售生态在全球遍地开花。

张近东的国际观:技术先行、扩大朋友圈

目前,零售业国际化以跨境进口电商为主,跨境出口电商仍处于起步阶段。据我观察,大多数玩家停留在狭义的国际化,通过调兵遣将、资源整合、本地化运营等手段,极力让销售数字好看,当跨境电商比拼选品、品质、价格、时效、售后,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

反观苏宁践行广义的国际化,除了助力海外购节节攀升,还通过聚集全球优质资源来夯实自身竞争力,背后是技术先行和扩大朋友圈两大理念。

先说技术先行。AI时代人才先行,BAT掀起了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在硅谷、西雅图等科技重镇疯狂挖人,人员和薪资不设上限,反观苏宁则表现淡定,主要得益于其超前的人才布局。早在2013年11月,苏宁美国硅谷研究院便正式运行,用张近东的话来说,苏宁海外研究院首站放在硅谷,希望直接吸引和培养高等级商业、科技人才,进一步推动苏宁前沿课题研究、商业合作、战略探索,乃至企业并购、投资等工作。

3_副本

注:苏宁硅谷研究院

如今,身处科技人才高地的美研院,正持续为苏宁智慧零售的发展提供新思路、输送新力量。事实上,美研院只是苏宁五大研发中心之一,张近东反复强调,技术不仅是智慧零售最核心的支撑,更是拉动苏宁高速增长的新引擎,而IT则是企业的“最强大脑”、“核心动能”,“零售业如果没有技术做支撑,将会寸步难行。”

同时,随着零售、物流、金融、地产、文创、体育、投资等多产业生态体系的构筑,IT技术对苏宁推动支持作用越发重要。因此,张近东才力推“IT万人计划”,并在年初成立苏宁科技集团,其对技术的重视,与阿里5年千亿投向技术、京东未来12年发力技术不相上下。由此可见,他治下的苏宁不仅是一家零售企业,骨子里更是一家科技企业。

当然,当前技术处于投入阶段,距离技术红利释放尚需时日,苏宁需做好长线布局的心理准备,未来一旦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大规模应用,零售业很有可能成为从AI所带来的发展创新中受益最多的产业。苏宁坚守互联网转型9年之久,足见其追求长期价值,而不是一时的利益得失。“我知道这个市场一定是我们赢,因为苏宁追求的是长远的东西。”张近东说。

再说扩大朋友圈。商场中竞争在所难免,合作也同样必不可少。在张近东看来,狭隘的竞争不会为企业带来永久的发展能量,开放合作才是共赢之道。正是基于开放的心态,苏宁的朋友圈才越来越大。

胜斐迩作为系统集成商,凭借在仓储领域几十年的项目经验,2015年为苏宁南京物流基地新建自动化仓库,极大提升苏宁供应链效率,从而使供应链成为现金流,助力苏宁电商业务的发展。此番牵手SAP,重点围绕智慧零售展开,从技术、供应链、仓储配送着手,不仅可以加快苏宁技术能力对行业的输出,还便于吸收全球优秀的行业管理经验并更好地服务全球市场,从而推动全球零售业变革。

除了与外国企业通力合作,张近东在国内也结识不少靠谱、给力的合作伙伴。去年底,苏宁提出大开发战略,地产圈的半壁江山前来捧场,与万达、恒大、融创等地产商紧密合作,为实现“今年五千店、三年两万店”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张近东曾表示:“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历史关口,要么彼此冲撞,此消彼长;要么彼此融通,相得益彰。”显然,他选择的是后者。

苏宁转型不易,为何张近东总能守正出奇

智慧零售不仅在中国遍地开花,也适用于全球市场。作为智慧零售的创新者和引领者,苏宁不仅实现线上线下一盘棋,也正朝中国海外一盘棋迈进,技术和供应链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决定零售商能否引领行业变革。苏宁高举技术创新大旗、致力于建设中国零售业最大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无不体现张近东的睿智。

以供应链服务为例,未来零售业的竞争不仅仅是平台的竞争,也不是单一供应链之争,而是在前沿技术、智慧物流模式驱动下供应链生态的竞争。从物流向供应链延伸大势所趋,苏宁不断与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开放协同,致力于打造让商品流通更加便捷高效、让用户体验更快更准的智慧供应链,向行业整体输出,既能提升自身影响力,也能创造新的营收增长点。

作为苏宁转型的总设计师,张近东总能审时度势、守正出奇,带领苏宁成长为一家时代的企业,我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把握行业趋势。张近东曾表示,趋势一定会取代优势,而变革最重要的是要看清方向、顺应潮流。智慧零售的本质是线上线下融合的场景互联网零售,核心支撑是对线下场景的重构,这是苏宁的主场,拥有对手短时间内无法复制的优势,因此才会提出大开发战略。

同时,跨境电商、品牌出海也是行业风口,成为苏宁发力重点。不得不说,苏宁成功抓住线下、国际化两大机遇,张近东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功不可没。如今,奉行以工匠精神讲执行、讲细节、讲成效的张近东,正试图用技术和开发来布局智慧零售,引领行业变革。

二是坚守行业本质。在技术飞速跃进的年代,完全追逐技术,最终可能会被眼花缭乱的新技术搞晕头;而完全拒绝技术,最终将被淘汰。张近东认为,做企业要“以不变应变”,变的是前沿技术,技术归根结底是个工具,不变的是商业本质,每个行业都有不变的内核,即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比如,制造业要有过硬的产品,零售业要有过硬的服务。

在我看来,零售业的本质是从事商品流通服务,互联网带来的最大转变是提高流通效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智慧零售则在个性化的基础上,强调场景化、智能化。因此,别看苏宁极速开店、大力发展智慧物流,但从未偏离零售本质,即服务是苏宁唯一的产品。

种种迹象表明,张近东带领苏宁完成两次转型后,将在下一个10年推动智慧零售开花结果,使苏宁不断自我超越,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一艘商业航母。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