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看待陆奇:不要阳春白雪,也不要下里巴人

专栏号作者 土妖 / 砍柴网 / 2018-07-02 09:27
"
既不要把人都想得太过阳春白雪,也不要把人想得太过下里巴人了。

222

互联网的大染缸就是这样,当所有的新闻事件都归于社会化的狂欢、妖魔化时,人们只会享受调侃、恶搞中的欢愉,却很少去探究事实与真相。

6月30日,成立刚刚三年时间的拼多多提交了赴美上市的招股书,本来上市的事才是关注的重点,但舆论从招股书中挖到了“陆奇担任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的兴奋点,结果风向又变了。很多媒体和舆论,要么关心陆奇的选择是否正确,要关心陆奇的薪资待遇,要么关心陆奇有多少实权,甚至还扯回了跟百度的一些事,认为陆奇当值那会成就了百度。

这就太不应该了。如果非要较真的话,我们真的可以去仔细探讨一下,究竟是陆奇成就了百度?还是百度成就了陆奇。

任何职业经理人都离不开平台的成就,陆奇也不例外

陆奇为何许人也?在加入百度担任集团总裁和首席运营官之前,陆奇头顶的光环和神话仅仅是停留在专业的科技圈子内部。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就读过卡耐基梅隆大学,持有40多项美国专利,先后任职过雅虎、微软,最高职位是出任微软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在人工智能领域被当作神一样的供奉着。然,这些闪光的履历仅停留在业界,对于大众来说,认识陆奇这张面孔,还是从加盟百度开始,可能说影响力放大了几倍、几十倍,都不为过。

所以说,陆奇个人品牌的提升,沾了百度的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百度成就了陆奇”这个结论,或许根本都不需要反驳。

道理很简单,一家有头有脸的巨头企业,在行业里的瞩目度是显而易见的,各大媒体更是蜂拥追逐。而坐到巨头型企业掌舵者的位置上,自然少不了镁光灯下露面,一丝一毫的动作都可能引发外界的各种关注,久而久之就成了舆论眼里的重点观察对象。某种程度上,大企业的一把手享受着“娱乐明星”般的待遇。

一家即将上市的企业,将陆奇邀请过来,在上市前夜的关键招股书上,在全球路演前,将陆奇的名字写进来,目的已非常明显。可能大众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但圈子里的人就不能装傻了。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的职位显然是虚职,日常不会参与到业务经营和管理中来,但却给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组织规范、责任担当上,贴上一个鲜明的标签,起到明显的背书作用,还能获得美国投资者的信任和认可。何况,陆奇在美国科技投资圈里还是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的。

试想,如果陆奇没有在百度“镀金”过,陆奇的名字恐怕很难出现在一家上市企业的招股书中吧。

再往前推演一下,今年5月18日,陆奇因为个人原因从百度集团总裁的位子上抽身后,有关陆奇加盟新东家的传言就始终没断过,什么去腾讯、去阿里出任高管,俨然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香饽饽。这样传得有鼻子有眼的消息,虽然最终都被各方认定为了“谣言”,但陆奇的名号,因为有了百度经历的“放大”,一下子在互联网、科技圈子里名声大振,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也是因为百度,陆奇的职业生涯从过去的IT圈子,一下子扩大到了互联网领域中。虽然这一转变并没有预设的人为因素,但结果是不容质疑的。即便陆奇担任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的薪资几何还是一个问号,但随便想想,一家融资10亿美元、估值300亿美元的企业,会开出什么样的价码,必然是相当诱人。

这么看的话,反而是陆奇应该感谢百度给了这样一次“华丽转身”的契机,给了一次出演百度这部“戏”主角的机会,让其真正从一位高高在上的科学家身份“晋级”为了一个受大众关注的明星级大腕,身价飙升是自然的了。

陆奇之于百度的价值,被放得太大了

陆奇选择出任一家即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这码事一出来,行业里的段子手们磨刀霍霍,却开始顺势拿百度继续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貌似陆奇的离去,是因为百度自身的文化、管理制度的问题,最终让陆奇不得不选择了离开。

当然也并非是一边倒的声音,我们也看到一些替百度“喊冤”的段子。比如“听说陆奇去了新公司担任独立董事,百度的PR们终于松了口气,意味着,QI是因为不愿意卖医疗广告才离职的传言不攻自破了”。

虽然这种段子式的说辞,不必认真对待,但却戳破了一个外界不愿意接受的“事实”——陆奇之于百度的价值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只是被外界放得太大了,甚至还因此牵累到了百度的股价,在当天宣布离职后,一夜之间股价跌了那么多。

我还是坚持自己过去的观点——陆奇在百度被外界加了很多“戏”,其实,他只是在百度那个有些混沌的日子里出现的“对”的那个人。当时的百度一方面受医疗事件的影响形象受损,另一方面,百度糯米、百度外卖这样的烧钱生意急需处理掉。这个时候,百度需要的是一位“空降兵”,让外界对百度的未来建立起更强的信任和信心。于是陆奇来了,快刀斩乱麻,O2O的部分业务相继剥离并出售出去,同时加码AI业务,整个公司的战略方向变得日渐清晰,股价也是扶摇直上。

其中,很大的一个误解就集中在AI上,业界认为陆奇一手造就了百度的AI业务。实际上,在陆奇到来前,2017年百度早就在AI方面有了多年的积淀,2016年就组建了度秘,还将AI技术融入到了信息流产品中,面向智能汽车出行的Apollo生态更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可以说,百度早就在机器学习、大数据、计算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有了很深的积淀。陆奇加入前,百度内部有关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一大票的顶级科学家了。

所以,公平的说,陆奇的到来,确实让百度的形象有所提升,提振了股价。但该来的总会来,深究的话,陆奇给百度的贡献可能并没有那么大。

即使如此,百度内部和外部依然给了陆奇相当高的评价。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百度的员工发了篇文章,回忆与陆奇共事的场景,对陆奇的时间观念、拼搏奋斗的精神、正直的价值观赞赏有加,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和认可。但如果仔细想想,很多赞誉大都围绕着陆奇的为人做事展开,而不是业务,或许就已经暗示出了“业务上贡献并不大”这一点。

看低陆奇不可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这下子更有意思了,陆奇并没有去一家高大上的公司做高管,而是选择给一家即将上市的企业担当看似虚职的角色。这一结果很不符合人们对陆奇的“人设”定位。因为在很多人眼里,陆奇有很多种选择,既可以找个光鲜的企业当个总裁或CEO的职位,做好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也可以学学李开复老师,做创业投资领域的导师,帮助创业者成长,桃李满天下,也说得过去。

但偏偏陆奇出奇意外地选择一条不寻常之路:去给即将上市的企业站台。

对于这码事,公众是嗤之以鼻的,认为与陆奇高大的形象有些违和了。而媒体也给出了陆奇“人设会崩塌”的预见。一位自媒体大V发朋友圈表示,不需要惊奇啥,陆奇戴着光环,高大上的形象,不就是站台嘛,何况薪资不会低。当年被妖魔化的盛大同样邀请花瓶唐骏当总裁,道理是一样的。

说实话,这件事是明摆着的,没必要无情地捅破这层窗户纸。拿国内很多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或者A股上市企业来说,找一个声望高、形象好的名人来“背书”,做个独董,拉高自身的逼格,这几乎是稀松平常的事。

既然是平常事,为什么就非要苛求陆奇过度要求自己呢?想想身边更混乱的币圈,一批的大佬都在吆喝、割韭菜,相比,当独立董事已经相当“良心”了。况且对方还是一家现象级的公司,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就因为人家当个独立董事,给上市企业站个台,就一味地看低陆奇,这样的“洁癖”是不可取的。当初,陆奇受李彦宏邀请,去做百度总裁是一样的,陆奇不是不食人间烟花的神仙,妖魔化和神化都是不理智的判断,是强硬给别人套上枷锁,上纲上线更完全没必要。

当然话说回来,陆奇既然做了选择,应该能想象到这一决定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非议,也可能会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身份和形象,如今吃瓜群众的各种论调就是证据。这是鱼与熊掌的抉择,毕竟拿了人家钱财,相应的职责还是要当的。

所以,既不要把人都想得太过阳春白雪,也不要把人想得太过下里巴人了。用平常的眼观平常的心态,看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或许才是和这个纷扰的世界,最和谐的相处方式。

 

声明:砍柴网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砍柴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砍柴网"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砍柴网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