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单车之路的隐忧:日亏损2500万、新融资数额未明专栏

/ 王小琉 / 2017-04-22 15:46
一道触目惊心的计算题。

  小黄、小橙、小蓝……眼下,共享单车们正在高调以各自镀着的色彩为自己战队贴标签,而暗地里,整个单车市场的激烈硝烟战也为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增添了另一抹色彩——腥红。

  一道触目惊心的计算题

  共享单车“花钱请用户骑车”的戏码正在愈演愈烈:继骑行免费、充返活动之后,“红包车”之争让补贴大战再次升级。

  摩拜最初推出红包之时,除却为了众所周知的跑马圈用户的原因之外,事实上也希望以此破解潮汐效应,让单车运转率更高,当然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让用户将车从A骑到B,降低其运维成本。

  这里面其实暗含了一层意思——这红包补贴是用户自己卖力气挣出来的,并不是白给的。毕竟比起补贴用户,共享单车企业的钱还得用在更重要的“刀刃”上。随着ofo的参战,单车市场又迎来类似曾经打车市场一般“互联网版本的脱衣舞俱乐部的撒钱游戏”。

  一道数学题可以说明一切。

  以ofo为例,网上流传着一道数学题综合各项数据,最后得出了触目惊心的计算结果:

<blockquote>

  上月底,ofo共享单车宣称每天1000万单;

  根据红包车70%以上的占比,这意味着每天红包车订单高达:1000万x70%=700万单;

  ofo红包车金额最高5000元,平均每单约5元,这意味着每天ofo需要为红包车支付:700万单×5元=3500万元;

  ofo创始人戴威称每天收入接近1000万元,由此ofo每天收入:1000万元-3500万元=2500万元。

</blockquote>

  如果横纵向均拉长……

  如果将这个时间线拉长,得到的结果更不容乐观。

  如果将相关可能烧钱的业务线都覆盖到,结果无疑更加庞大。企鹅智酷近期数据报告显示,ofo用户上报车辆故障达到39.3%。高居不下的损毁率,让ofo共享单车运维成本、维修成本等都十分可观。此前曾有媒体估算,一辆ofo“一辆单车的年运维成本达到了1000元左右”,市场上目前有250万辆小黄车,年运维成本就高达25亿。

  红包车70%以上的占比、金额最高补贴5000元……无论怎么看,ofo这场投入力度远远高于对手的烧钱运动近乎疯狂,更像是带有赌徒心态的恶性报复。前段时间摩拜在投放城市、投放数量、月活用户量、累计骑行次数等核心数据层面全方位超越ofo,这其急于通过此举扳回一局。但从投入与收入结果看,的确有些得不偿失。

  另外反而带来不必要的硬伤——比如产品自身所带的缺憾与漏洞让更多想“薅羊毛”者反而有了可乘之机。

  由于ofo没有GPS功能,因此推出的红包车没有办法具体到个体,所以只能以区域划分红包车。只要用户在规定的红包车区域内打开一辆ofo,都有可能是红包车。另外,由于ofo机械锁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解锁密码存在滥用的情景。于是“薅羊毛”场景就此出现:

  用户其实只需要站在红包区域内,打开ofo APP,随意输入车牌号数字,就可以伪造一辆“红包车”。如果借助手机定位器、微定位等模拟软件,那么便可以躺在床上随意刷单。

  值得注意的是,ofo22日宣布获蚂蚁金服战略投资,该投资属D+轮。但令人诧异的是,ofo方面未提及具体金额。这不禁让人质疑此举的动机——要么是在摩拜单车正式推出一周年时抢关注度,要么想以此为日亏损2500万元+的业绩试图做些华丽的点缀。

  真金白银要投在哪儿?

  一年狂烧24亿的补贴大战曾在滴滴、优步等网约车市场出现过。烧钱、狂烧钱、疯狂烧钱,专车市场“军阀割据”应该是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史纪录的烧钱。但最终的结果遗憾地证明——这并非商业市场的长久之计,也并非是挽留忠诚用户的最佳方案。

  如果纵观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史:从互联网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理顺出这样的发展脉络:工具→资讯→社交→娱乐→生活。经历工具、资讯的理性时代后,当互联网越过“社交”角色的分水岭后,有趣的化学反应开始了:其正在变得更碎片化、更情绪化、更挑剔,并越来越强调体验、参与感等。虽然“烧钱”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捷径,但从长远来看,立于不败之地还要依靠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与其多抛几个仅可风靡一时的红包,不如将真金白银放在长期可优化用户体验的产品服务改进上——车子如何更轻便、人性化地加个车筐等细节……

  So,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愿意看到赌徒式的孤注一掷之举:像日亏损2500万的ofo,如今一手将刀子扎进大腿,另一手则捂住流血的伤口咬碎牙齿可以喊:“不疼!”。而这毕竟只是暂时。当资金漏斗越来越大之时,往往伴随着是将自己逼近死胡同速度的加快,一切就像走钢丝……

  共享单车诞生之初,是为了解决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方便。与之背离的话,那么——一切不以优化调度为目的的红包车都是耍流氓,一切与共享经济精神渐行渐远的非理性烧钱模式也都是耍流氓。

  ——————————————————

  王小琉(个人微信wangxiaoliu203406),微信公号“王小琉”。科技专栏作者,前中央媒体人。

  智能硬件体验者;IT&科技领域观察者、记录者、评论者。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